高考丨今年就招生,双学位仅需4年!复旦交大等高校均有新增

近日

沪上多所高校公布了

2024年

新增双学士学位

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部分项目今年开始招生

高三学子不妨关注起来——

复旦大学新增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复旦大学成功获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四个项目均将于2024年正式启动招生,学制四年,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将同时获得文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

此次获批的双学士学位项目,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复旦大学表示,新获批的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响应社会需求,围绕复旦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建设“第一个复旦”的目标,依托综合型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探索更系统、更持久的本科生跨学科培养路径,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必将会为语言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语言学和跨文化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提升对语言数据质量的精准把控,为语言模型设计提供创新思路,从而突破计算机算力瓶颈、大模型文化对齐等核心问题,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语言能力的涌现提供可能的解释;而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应用也将有利于改善语言文化研究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国际传播的效率和准确度。

上海交大“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项目获批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号召,对接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坚实数学基础、从事人工智能数学机理研究和算法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培养具有前沿学术视野的数学领军人才,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对数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另一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熟练掌握算法、数学和统计模型等工具的创新型人工智能复合人才。

截至目前,上海交大共推出1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22个方向),这些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紧密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学科领域涵盖理工、经理、经工、法经、医管、文法等多个方向,旨在为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提供高挑战度的成长路径,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华东师大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聚焦超大城市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城市、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导航与定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与遥感、深空探测等前沿挑战,充分继承和发展地理学科研基础与学科优势,同时探索和应用软件工程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科融合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

该项目旨在培养既能继承地理学传统,又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软件系统技术开展地理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以期在解决与地理信息相关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满足国家自然资源监测与社会信息地理创新发展要求,并积极探索建立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自2020年以来,华东师大先后推出11个双学士学位项目,为广大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同济大学“德语-法学”项目今年招生

同济大学的“德语-法学”项目获批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将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

该专业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与法学院联合申请。此前,德语系与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设置的“德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已于2023年正式启动。

名词解释

双学士学位:

根据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的通知第十五条规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在本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中设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项目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项目须由专家进行论证,应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同意,并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高考招收学生。

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