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专家提醒:警惕多动症

家有“熊孩子”

让不少家长感到头大

许多孩子天性好动

总是跑来跑去坐不住

即使坐在椅子上

也还是有很多小动作

很难集中注意力……

孩子若出现上述情况

家长们要注意了

孩子有可能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这类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一旦孩子被确诊患有多动症,家长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干预和治疗。

及时识别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和精神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在童年时期出现,其中部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冲动和多动,可能对患儿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例如在学校表现不佳、情绪容易波动、出现社交障碍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

单纯多动还是多动症呢

一般来说,单纯好动的孩子有以下特点:

01

没有社会功能受损

即不会反复被老师投诉离开座位、课上讲小话。

02

学习成绩基本正常

即不会由于经常无法认真听课而导致成绩落后。

03

伙伴交往正常

即不会因为多动冲动的情绪行为而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04

活动过度常常是环境允许的场合

即在该安坐的时候能有效地控制自己行为。

05

行为不缺乏计划型、组织性

即能很好地组织、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家有多动症儿,

该如何管理?

01

正向关注

对儿童的行为表现出积极的回应,与儿童之间形成融洽的氛围。不提问、不评价、不批评和不指令。

02

制定规则

如从事新任务或进入新环境前,提前跟儿童约定好规则,并利用行为疗法及时反馈其行为表现。

03

保持原则

不无条件地纵容、满足儿童。让儿童学会调控情绪,明确行为规范、延迟满足。

04

学会管理

许多adhd缺乏时间观念、组织管理能力欠缺。父母可以帮助儿童将时间实体化,如使用手表、闹钟等进行提示,制定时间安排表,规定好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如果孩子有相关症状表现,建议尽早至医院就诊,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了解此疾病特点,给予理解,共同帮助患儿克服困难。

编辑 / 陈露露

资料 / 健康上海1232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这几天一上班就头晕、失眠?你可能得了“节后综合征”

2. 这种“小黑点”,要小心!


join us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