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园现状总平面
市三女中
校门
作为修缮的重头戏之一,市三女中决定恢复当年中西女中校园建成之初由邬达克设计的校门,以其最初的模样来庆祝建校120周年,给予校友惊喜的同时也使得校园的整体风格与历史建筑更加和谐。
设计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多次出入校史展览馆,研究圣玛利亚女中、中西女中与市三女中的校史和大事记,走访毕业的老校友与学校的老教师们,终于考据出了校门的历史照片。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门历史照片
因为历史图纸的缺失,可以参考的内容仅有一张历史照片。同时,校园周边的环境已经与始建之初大相径庭。此外,复原的校门还需要满足现代交通和进出要求。设计师根据现场情况和手头的历史资料,推演了多个方案并制作模型,多次论证与商讨后,最终确定现在的校门方案。
最后,在多方的努力下,克服了工期短、施工场地少,紧靠主干道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成功恢复了校门始建时的模样。
点击查看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门修缮前
市三女中
五一楼
“五一楼”又名“海涵堂”“社交堂”“蓝华德堂”,建于1922年,为哥特式美国学院风格,位于大草坪的东侧,也是邬达克的设计作品。
▲五一楼历史照片
设计之初用作宿舍楼,可容纳约400名住宿生。宿舍楼内大小房间二百余间,尺度适宜,排列整齐,电灯、自来水、盥洗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当时是建造标准很高的建筑。
▲1947年行号图,红框处为社交堂,即五一楼
“五一楼”共四层,红色双坡瓦屋顶,屋顶上有22个老虎天窗。建筑外立面形式简洁,为灰色水泥拉毛粉刷。平面呈马蹄形,开口朝西面向花园,南北对称。底楼正中是“social hall”,即小礼堂,当时被称为“海涵堂”。礼堂左右两边是走廊,分别通向宿舍区的楼梯。走廊由十根白色混凝土柱子牢牢地支撑着屋顶,柱子之间的门洞为平缓的哥特式尖券造型。
▲五一楼屋顶的老虎天窗
▲五一楼两侧走廊
“五一楼”主要修缮内容为:改善学生餐厅、学生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及走廊、卫生间等公共部位。整合现有功能布局,结合功能更新的需求,同时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提升建筑室内品质,传递与展示校园文化。
▲修缮后的五一楼
学生活动室拆除室内加建,露出了原本的木屋架,重新设计灯具、改善照明并增加吸声板。教师办公室根据实用需求重新布置,复原原有天花装饰。过厅与室内长廊,恢复历史线脚装饰,隐藏现有设备管线,并增加展示功能。
▲修缮后教师办公室
▲修缮后学生活动室
公共卫生间设施设备全面更新,重新布置并满足实用需求,增设无障碍卫生间。结合建筑历史风貌与元素,重新设计墙面、地坪、天花、隔断及线脚等。
▲修缮后入口
修缮后的“五一楼”焕然一新,与学校整体风貌统一,展现出了百年校园历史的文脉传承,同时满足现代使用功能,体现了新时代学校建筑的科学发展,为老师学生们创造了优雅平静的校园环境,成为人才培养输出的沃土。
·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景·
– end –
资料:市历保中心、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
编辑:王思琲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市重大工程】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些科技产业类重大工程建设提速
【市重大工程】教育、医疗、文化……这里有你关心的社会民生类项目
【城市印象】春日里的小众打卡——被几大公园包围的“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