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在建校128年的
上海交通大学老校园
有一个崭新的logo亮相
这一圆形徽标由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心理英文单词的首字母p、心理学经典图案以及山峰等元素组合而成,原来这就代表着刚刚成立的上海交大心理学院。
在科技飞速进步和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大背景下,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思维、情感和人际互动的学科,其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学科布局与“大健康”战略同频共振,上海交大心理学院将结合上海交大人工智能、航天航海、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语言学、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夯实“大设施-大科学-大健康”的交叉科学研究范式。其中,将特别关注与人工智能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情绪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学科布局方面,将重点聚焦临床与健康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管理与社会心理学三大方向。学院将联合校内相关院系设立如“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协同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企事业单位打造一流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培养“求实学、务实业”,具有国际化视野、扎实专业基础、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人才。
同时,上海交大将加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和人才培养水平,将注重结合社会现实提出服务人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学解决方案。心理学院也将成为上海交大综合素质教育重要平台,助力学子成长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
心理学院首任院长傅小兰教授介绍,上海交大心理学科创建于2003年,于2011年、2014年分获心理学、应用心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进入esi前1%学科,成为学校第19个全球前1%学科。学校心理专业本科力争在明年启动招生。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议名单日前公布。上海有不少卓越的海派工艺大师榜上有名。今起,青年报·青春上海将连续推出对其中五位大师的专访。“创新”固然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但是几十年的实践也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应该有毫无前提的“创新”,创新的前提必须是守正,只有走在前辈开创的道路上,才可能走出自己的精彩。
在上海博物馆
担任青铜器修复师的张珮琛
干这行已经整整31年了
这31年中,他遵循着
上博深厚的文物修复传统
也发展着文物修复的技艺
不守旧和与时俱进
这也被张珮琛视为
海派文物修复技艺的一大特征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潘思宇
部分来源:上观新闻、上海交通大学
部分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视频
海报制图:小琼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扬清
点亮点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上观号作者:青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