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电池4元袜子……这个开在“家门口”的慈善超市,为何如此大受好评?

静安区中华新路,一条离上海火车站不远的繁华街道。这条路上,隐藏着一家特别的宝藏小店——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在社交平台上,它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解忧杂货铺”。

与寻常超市截然不同,在这里,每一次采购物品,都是对爱心事业的支持和贡献。今天,就跟随静宝的脚步,来打卡这家充满爱心的宝藏小店吧!

物美价廉、随时取货,让善意得以更快地传递

上午10点,当记者走进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店内已有几位阿姨在挑选物品。

张阿姨是附近的居民,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常来这里淘东西,孙子小时候的衣服、学习用品,甚至是袜子,我都在这里买。价格特别实惠,真的很方便。”她边挑选边指着几件可爱的衣服说。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这家小店虽然面积不大,但布置得温馨而精致。从玩具、衣物、书包,再到枕头、椅子等大件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据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的负责人介绍,店内的商品大多是爱心企业捐赠的全新正品,包括库存和样品等,价格仅为市场价的3-7折。记者看到,电商平台售价八九十元的happy socks袜子,这里仅需29元。细细淘物,不时会发现“小惊喜”,如1元的5号电池、3元的消毒喷雾、19元五双儿童袜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献爱心但可能会担心“捐非所需”,而慈善超市正好成为了爱心的中转站,将物品精准匹配给有需求的人。

负责人解释说:“像happy socks这样的袜子,虽然市场价较高,但对于救助对象来说可能不是最急需的。我们将其作为公益品售卖,所得款项将用于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正当记者采访之际,一位顾客急匆匆地走进店内,她目光迅速扫过货架,拿起一件包裹后便匆匆离开。记者好奇地询问负责人,他展示了微信群,原来他们每天在群里发布最新产品信息,方便顾客在线下单,随时取货。

此外,店内还定期有志愿者进行直播卖货,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购物效率,更让善意得以更快速地传递。

1公里上门收捐服务,为闲置物品赋予了新生

除了企业的捐赠,慈善超市的运作也离不开闲置物品的流转。为此,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特别推出了“1公里上门收捐”服务,鼓励周边居民捐出家中闲置,既实现了物品的更新换代,又让家居环境更加舒适。

超市负责人表示:“每个人的闲置物品,也许正是他人所需。在这里,你既可以献出爱心,又可以获得实惠,真是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欢喜的好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闲置物品往往承载着捐赠者的美好回忆。它们见证了捐赠者生命中细小而珍贵的瞬间,传递着温暖与感动。例如,挂在袜子旁边的精美串珠。

据负责人介绍,这些是由一位捐赠者的外婆亲手制作的。她的外婆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生活的坎坷,即使在面对重大疾病的考验时,也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继续创作手工艺品。这些串珠不仅是对她坚强人生的致敬,更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一日店长,公益市集,让爱心触角延伸至各角落

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不仅是购物的便捷之地,更是公益的温馨港湾,传递着“人人可为、处处公益”的温暖力量。

“我们身处居民区,周边商业资源丰富。为了吸引居民,我们不仅提供相对低廉的价格,还深入社区,如居委会等场所,开展各类活动。”

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精心策划的“一日店长”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志愿者的参与;而定期举办的公益市集,更是吸引了周边社区的居民们踊跃加入。

此外,慈善超市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鼓励孩子们参与爱心义卖活动,并与街道联手为小区里的独居老人送上温暖的帽子和手套,让爱心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早些时候,很多市民对慈善超市存在误解,认为这里只针对贫困户开放。”负责人回忆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这个充满爱心的超市。而慈善超市的志愿者队伍也日渐壮大,既有七八十岁的长者,也有放暑假的中小学生。附近社区的退休老人们也常来店里坐坐,帮忙打理。这里更是成为了过路行人的临时休憩站,你可以在这里给手机充电、喝口水或是稍作休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据了解,慈善超市是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平台,也是提升上海软实力的基层慈善阵地。目前,静安已经实现了慈善超市开遍了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乡镇。人人做慈善、随手做公益正成为上海生活的一部分。

天目西路街道慈善超市,作为爱心传递的温馨驿站,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延续其美好价值。让我们携手用爱心与奉献,点亮生活的每一刻,让城市因我们的付出而更加和谐温馨,充满美好与希望。

(图片来源:陈洁、受访单位提供)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