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镇是宿迁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宿豫区东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明朝中叶,来龙镇地域还是方圆百里的白鹿湖。当时,白鹿湖盛产鱼虾,许多渔舟往来其上,景色怡人,“白鹿渔歌”被明代旧志列为“宿迁八景”之一。后来,湖水干涸,当地连年干旱,民不聊生,老百姓就在高坡之上兴建了“来龙庵”以求雨。明末清初,一代宗师燃灯法师主持来龙庵,兴办义学,救济灾民,荒凉的白鹿湖畔逐渐人烟阜盛。
如今,庵虽不在,但“来龙”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当地的地名。
来龙镇小学引进舞龙课程教学,丰富孩子们课余活动,传承舞龙民俗文化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龙镇历史悠久,不仅有龙的传说,还有与龙有关的历史遗迹,如与伍子胥经历相关的斩龙墩、相传“永不干涸的百亩之潭”——南龙潭等。
新中国成立后,来龙人民大干农田水利,发展农业。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努力,来龙镇立足传统农业积极创新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味稻小镇”。
2021年,宿豫区启动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来龙镇、侍岭镇、保安乡,设立新的来龙镇,并确定其为宿迁市重点建设的9个现代新型小城市之一。昔日“白鹿渔歌”,今奏幸福凯歌。随着新一轮区划调整,来龙镇依正依托在建的京杭运河宿连航道,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和优势农业,一个新来龙在腾飞。按照规划,经过15年到30年,来龙将被建设成为一座“活化古今文化的文创花园小城市”。
文字:白雪
摄影:刘健芝/视觉江苏
设计:朱丹清
翻译:卫鑫
鸣谢: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