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设计是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核心环节,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当前,全球大都市纷纷以设计创新为纽带,将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相链接,驱动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按照工信部工作指导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海扎实推进“设计之都”建设,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市级设计创新中心和引领示范企业,遴选推广“上海设计100+”优秀项目,建设创意设计人才梯队。在这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中心、设计机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涉及大国重器、智慧出行、高端装备、时尚消费品、智能终端、数字设计等多个领域。为加强优秀设计案例的宣传和推广,特开设此专题进行介绍,以期待社会各界更多关注设计、喜爱设计、共享设计。
设计中心(企业)简介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邮轮”)是中国船舶集团发展邮轮产业的总体责任单位,以及统筹推进邮轮运营、设计建造和供应链建设,整合国内外资源、构建邮轮生态体系的业务平台。中船邮轮布局邮轮全产业链形成了以上海为重点,全球化经营的空间格局,在上海构建了以公司本部为核心、以浦东技术中心、邮轮小镇、邮轮产业园、宝山国际邮轮运营母港为依托的“1+4”邮轮产业集群。中船邮轮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将研发设计作为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创新源泉,围绕组织架构创新、模式创新和研发创新,建立和完善研发创新体制,围绕首制船详细设计和自主船型开发形成了两股科技力量,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邮轮产业科技集团,引领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船邮轮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两条腿走路”,设计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5%,完整覆盖邮轮研发设计七大专业领域,包含详细设计中心、船型开发中心和艺术设计中心。详细设计中心基于与芬坎蒂尼集团合资成立的中船芬坎蒂尼(jvpc),先后引进意大利专家20余人,组建形成中意一体近80人的设计团队,主要承担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详细设计工作;船型开发中心汇聚船舶装备领域骨干技术人才,承担工信部大型邮轮创新工程项目,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万、8万、5万总吨船型的研发设计,形成了大中小船型谱系;艺术设计中心则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培育本土邮轮运营品牌“爱达邮轮”,全资收购世界一流邮轮内装公司德国r&m集团,与德国psd船舶设计公司、清华美院、中船九院等国内外设计院所合作开展邮轮涂装、内装等艺术与美学设计,糅合西方美学传播东方文化精粹。2023年,中船邮轮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设计赋能国产大邮轮
邮轮设计是邮轮产业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主导和串联了邮轮建造、配套及运营全产业链,它是生产制造的工程基础、主导配套供应的设备选型、且决定了运营时的乘客体验,常常被誉为“高精尖”和“巨系统”工程。“高精尖”,意味着诸多涉及安全返港、重量重心控制、减振降噪等关键核心技术的亟需研究、破解和攻克;“巨系统”,则体现在邮轮的上千万个零部件,且要从邮轮的工业属性、艺术属性、人因工程等全方位思考和介入,集船舶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于一体,是文化艺术创作与高端装备研制的完美结合。不仅如此,邮轮设计还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性,涉及船东、船级社、设计建造等多方单位,对于构建中国邮轮产业生态体系和推动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具有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中国成功摘取最后一颗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目前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爱达•魔都号”诞生的背后,印刻了中船邮轮大型邮轮详细设计团队辛劳付出,印证了中船邮轮研发设计团队基本具备工程开发能力。2024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目前已成功完成五个运营航次,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整体运营平稳顺利,乘客体验良好。
除此以外,中船邮轮还推出了15万、8万、5万总吨邮轮的概念设计,基本形成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其中8万总吨、15万总吨邮轮均获得获船级社aip认可证书,15万总吨船型荣获2022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成果奖,爱达•魔都号荣获2023年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成果奖。
未来展望
中船邮轮将持续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方向,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加大工业设计新技术与行业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加速引领大型邮轮船型设计、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策略的变革,持续提升设计服务供给水平,以设计创新赋能和驱动产业发展,为持续打造大型邮轮设计“中国名片”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
上观号作者:上海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