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这三个项目获评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1月20日,2024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办。会议围绕“人民城市,共建共享”的主题,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部署下一步具体工作要求和重点内容。同时发布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松江区叶榭井凌桥村、云间粮仓文创园、润景苑架空层改造三个项目获奖,一起来看看。

叶榭井凌桥村

(艺术角落-卓越创新奖)

井凌桥村隶属于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因境东部有井亭桥(别呼井凌桥)得名,位于黄浦江中上游。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契机,将艺术植入井凌桥村,通过公共艺术的载体展现丰富的乡村风貌及民俗文化,激发乡村公共空间活力。作品选取了井凌桥村的特色花卉产业及水稻产业作为创作的两大主题,结合井凌桥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物景结合为美丽乡村带来更多的生机。

作品一 《稻珠》

“千里稻花应秀色”,一粒饱满的稻谷如晶莹剔透的珠宝般立于井凌桥村草坪之上,雕塑主体由多个彩色玻璃折面组成,光线在其表面反射和折射,使得整个稻珠仿佛在不同角度下散发出多彩的光芒。该作品不仅是对稻谷这一农作物的赞美,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和自然界循环往复的敬意。在现代与传统、工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座美学与意义的桥梁,让观者在欣赏其美学价值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它在细腻地捕捉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美好愿景。

作品二 《花落几何》

以花瓣的抽象形态为母体,在河面上设置一系列灯光装置,纤细的杆件既与环境相融,又为河面增加了一抹活泼的色彩。夜间灯光亮起,河面上仿佛洒满了五彩花瓣。

作品三 《许愿泉》

许愿泉是一件以可持续性、生态和环保意识为核心的艺术装置。这件作品由回收的一次性杯子构成,提醒人们一次性消费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参观者将他们用可降解纸被写下的环保愿望投入其中。许愿泉可以成为了一个展示乡村致力于环境可持续性的不断增长的见证,也激发着人们反思我们所做的选择对地球环境的长远影响。

其他作品《等花来》

其他作品《画眷》

云间粮仓文创园

(人文风貌-美好创作奖/匠心创意奖)

云间粮仓位于松江府城南门(松汇东路327号/松金公路10053号),通波塘与人民河交汇处,毗邻地铁9号线醉白池站。园区占地面积136亩,共60余栋建筑,是一片具有工业文明、历史文脉的工业遗存。上世纪50年代,南门粮库在此落成,随后诞生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松江县配合饲料厂等,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松江粮食行业的发展演变。

2019年4月,云间粮仓项目遵循“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利用原有建筑留下的红瓦、青瓦在屋顶拼贴出科技文化元素,精心演绎历史故事,设置地磅上方新旧对比、《农政全书》刊印地、康熙登岸地、松江府城图、重修普照寺碑记、粮食文化知识墙等打卡点,借助历史中轴线、涂鸦艺术、雕塑装置、二维码语音导览、百余处摄影点,实现历史与现实、人与建筑景观、不同艺术形式间的对话。

云间粮仓定位“科创+文创+体创”,汇聚艺术空间、演艺剧场、体育场馆、零售购物、时尚餐饮、酒店民宿等业态,举办展览展示、演艺演出、讲座沙龙、文创市集、体育赛事等活动上百场,每天人流量逾6000人,实现“文、商、旅、体、娱、展”六业互动、“园区、社区、商区、景区、校区”五区联动,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三角城市更新贡献奖、上海市城市更新最佳案例、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夜游上海好去处、都市运动中心等称号,成为上海区级粮仓转型更新的生动样本、广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文体商旅综合体。

润景苑架空层改造

(温馨家园-美好创作奖)

作为洞泾镇最大的动迁小区,润景苑被列为建设“和美家园”试点项目。改造方案锁定闲置的存量空间,将原本杂乱无章的架空层以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改造,精准解决了停车难和缺乏公共空间这两大困扰居民的难题。

在项目前期现场调研中,发现小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由于没有空间划分,导致停车不规范、部分道路堵塞。因此,在润景苑的架空层改造中,把社区活动的空间植入其中,增加社区活动场所,整合闲置空间,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经过系统性的梳理,明确非机动车停车流线和居民休闲交流步行流线,并划分出居民休闲交流区、爱心衣物回收点、居民生活健身区等6个功能区。利用治愈人心的色彩,有辨识度的标识和简单的休闲设施,营造出和谐的生活氛围,促进邻里公共关系和社区文化的培育。

平阳居民区结合“楼道微治理”项目聚焦楼道这一社区治理突破口,通过美化架空层,增设休闲椅、读书角等公共设施,进一步为架空层改造赋能。成为集干群互动、文化沟通、亲子娱乐、谈心交流、休闲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睦邻活动场所,让居民能够下楼就能互聊家常,激发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资料:松江规划资源

编辑:桂可欣


往 期 推 荐


点击图片查看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