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崇明全区上下正掀起“四下基层”、“四百”大走访、调查研究的热潮,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倾听“真民意”;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我们推出“走访手记”专栏,邀请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结合走访实际,谈问题、谋思路、出举措,旨在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讲好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添活力的故事,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崇明高质量发展。
深挖集体经济发展潜能
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加力
庙镇党委书记 陈建飞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载体。近年来,庙镇坚持康养小镇发展定位,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持续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为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筑起了“四梁八柱”,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强了动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如何挖掘发展潜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我多次走访乡村企业,深入基层群众,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村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建议,努力破解发展瓶颈、拿出真招实招,不断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在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陈建飞调研走访西红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陈建飞走访调研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
筑好集体经济“顶梁柱”
激活产业发展“加速器”
按照创实体、强经济原则,庙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与相关示范村经济合作社共同成立上海花红永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统一推广、包装、销售和乡村振兴场馆运营等,走出集体经济出资成立市场化经营主体的有效路径。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通过集体公司带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有力推动藏红花、翠冠梨、黄金瓜等特色农产品及延伸产品的开发、销售。同时,积极盘活闲置的老厂房、旧仓库等“沉睡资源”,改造成进口商品直采中心、文创基地等,通过“公建民营”方式引进优质企业运营管理,推动实现集体收租、村民就业双丰收。强化特色品牌效应,以打造“花红永乐”特色品牌为抓手,推动布局“庙镇幸福里”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b站多渠道推广矩阵,举办“奔跑吧庙镇”骑跑定向赛、崇明首届咖啡生活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引流有“门路”带动产品有“销路”,促进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推销农产品
花红永乐公司对地方特产进行统一包装销售
举办特色文旅活动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寻找破解难题“最优解”
坚持“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要求,始终将实地调查研究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多次召开座谈会,围绕“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谈产业发展”主题开展联手调研交流,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动,就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努力寻找破解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聚焦“破难题,促发展”,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参与座谈联动,介绍运行情况、困难问题以及有关建议,镇相关部门一一作出回应,以高效政企协同联动的方式推动同频聚力、共促发展。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本镇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有了全面了解,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缺少优质经营项目和经营人才,以及在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和外部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政企定期开展交流互访互学
走好挖潜增效“实干步”
开启乡村发展“致富门”
开展调查研究重在落到实处、务求实效。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着力破解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从大局大势上谋篇布局,自觉站在崇明“一核一带两区”总体布局的高度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推动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从发展规划上系统推进,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土地、厂房、人才等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引进优质项目,努力推动特色产业点有机串联、成链,变产业优势为发展胜势,并转化为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从引才育才上双向发力,牢牢把握“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契机,通过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政企育才”项目等方式,积极培育引进创业创新的乡村实用型人才,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本镇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提供决策咨询,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板问题。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总目标,进一步发挥集体公司主体作用、集体资产资源优势、集体投资撬动资本作用,不断总结固化经验成果,持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潜能,努力闯出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为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庙镇案例”。
编辑:陆海华
上观号作者: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