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合理增补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和游憩设施,着力提升空间设施品质。
黄浦区“小橘巷”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一街一路”建设,致力打造上海首个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特色街区。
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局门路汝南街,“小橘巷”成为暖心的存在。通过街区更新、文化赋能等形式,汝南街成为了一条富有童趣的“背街小巷”,很多居民都喜欢茶余饭后到此一游,找寻曾经的童年印记。
点击观看视频↑
据悉,汝南街“小橘巷”名字的由来,包含了很多含义,“橘”既是连接道路的局门路和制造局路,也是街区打造这里的15分钟“居”民生活圈的意思,同时还将江南制造局旧址的“ju”也融入其中。“橘”字本身包含了色彩,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比红色少了些热情,又比黄色多了一份醒目和活力,是暖色系中温暖舒适的色调,寓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生活中的温度和烟火气。
此次“一街一路”建设中,“小橘巷”以创意更新的形式,赋予街区新的功能及活力,为周边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息停留的场所,艺术设计将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以橘猫、橘子等“橘”元素作为艺术设计主题,将“橘”文化融入到市民们日常生活中,艺术设计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功能,美化街区景观的同时,营造“小橘巷”文化氛围,打造橘味的慢行街区景观,提升街区生活品质。
据了解,“小橘巷”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童议、童创、童绘、童传、童行”。在“童议”及“童创”活动过程中,街道相关部门积极与街道内的儿童友好机构合作,在与儿童议事会的小议员们集思广益之下,共同商议“小橘巷”改造计划,并且以在地生活栖息的橘猫为原型,设计了独属小橘巷的全新ip形象——橘猫一家。
街道里“橘猫一家”的ip形象以壁画涂鸦的形式丰富街区公共空间,“趴着”猫咪的变电箱、“长着”猫耳朵的窨井盖,甚至是在电线杆上发现一根“猫尾巴”,可爱童趣的涂鸦插画烘托渲染街区内的儿童友好氛围。
本次小橘巷的改造把橘猫ip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彰显着儿童友好的理念。比如,在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门口,街道利用对面小区围墙镂空处的矮墙作为支撑,外延一小部分设置座椅,为上下学时段等候的孩子和前来接送的家长们提供可以休息的小驿站,橘猫元素的融入也让座椅更显童趣。
小橘巷升级完成后,将成为上海市首个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特色街区。通过将孩子们纳入街区的改造计划,把他们的奇思妙想落实成街区中重要且特别的元素。
资料来源:上海黄浦
编辑:陶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猜您关注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上海儿童友好城市标识和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啦~~
面向0~3岁!上海已有240个社区宝宝屋、托位2.4万多个,明年计划再增至少7000个托位
融合多元力量,普陀这里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青春舞台”
“明眸行动”显成效,青浦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稳中有降
“一米高度”创新黄浦城市空间
为儿童参与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静安区儿童参与支持项目启动仪式举办
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2024年浦东新区“童悦空间”项目启动
家校社协同育人,来看黄浦的好做法
讲好中国故事,见证中国童书的十年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十周年论坛举办
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嘉定将提供优质多元的儿童友好公共服务
打造高品质儿童友好城区!浦东发布“行动方案”
“科技”与“教育”牵手,为儿童开展科技创新思维启蒙
社区“宝宝屋”长啥样?有哪些服务?带你了解→
学校门口的“微改造”给孩子带来大大的安全感
浦东首个村镇地区适儿化改造慢行空间项目落成
一米高度看世界,滨江生活秀带如何实践“儿童友好”?
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思想,普陀这场儿童参与活动共话儿童友好
开学第一天,一起来看这些高质量幼儿园如何建设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进行“适儿化改造”,来看崇明的实践
实施“明日委员”培养计划,奉贤区奉浦街道积极探索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
行走东岸滨江,“童”话浦东成长!浦东积极打造儿童友好滨江示范带
快来参与~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标识、宣传标语、主题短视频及儿童画开始征集啦
让每个孩子眼里都有星辰大海,首届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论坛举办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上海发文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
坚持儿童优先,徐汇区这样建设儿童友好城区
上观号作者: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