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十年文物艺术品出入境货值累计突破千亿级,推进“全球艺场 艺术自贸”集聚区建设

点击上方“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可订阅!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唯一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最权威、最全面、最及时的上海自贸区各类信息,添加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十年来通过各类“先行先试”,

带动文物艺术品出入境货值累计突破千亿级。

昨日,第八届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以下简称“上海对话”)在上海中心举办。作为浦东新区培育多年的品牌文化活动,“上海对话”已成功举办七届,开创了自贸区文化产业融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实践样本,成为文物艺术品行业一张重要的“上海名片”。

文化领域是上海自贸区最早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六大领域之一。正值上海自贸区建设十周年之际,“上海对话”现场宣布,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十年来通过各类“先行先试”,带动文物艺术品出入境货值累计突破千亿级。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出席活动并致辞。

全国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

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

“上海对话”已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展示理论成果的最佳舞台、交流产业讯息的对话平台和分享发展机遇的合作盛会。黄玮在致辞时表示,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城市的软实力象征。近年来,浦东新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理念,着力打响上海品牌,持续推进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视角,支持自贸区文化产业、艺术市场发展,推进上海文化品牌进一步建设。”

本届“上海对话”现场举行了“上海自贸区十周年——文物艺术品出入境货值累计千亿级”仪式。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依托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自贸文投”)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为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构筑起“1+1+6”产业阵形,协助打造三大国家级平台,形成“十大文化贸易便利化措施”,走通了通关、进境、展示、交易、代理、免税、交割、结算等一整套文物艺术品全链条服务,已成为全国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产业链最全面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

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至今,上海自贸区年文化贸易额已由最初的5亿元增长至350亿元;操作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货值累计千亿级,单年总件数也从2013年的不到百件发展至2022年的6320件(套)。

“全景式”呈现自贸区文化板块十年发展历程

昨天,国际艺术市场权威信息引领者artprice的《2023全球超当代艺术市场》,国内极具行业影响力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202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年报》,以及雅昌艺术研究院《雅昌指数:2023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同时发布。现场发布的《2023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蓝皮书》也“全景式”呈现自贸区文化板块十年发展历程。

来自国内外知名文博机构、艺术机构、艺博会主办机构、藏家等领域嘉宾则围绕“在新时代格局下,传统传承创新与文化交流互鉴的可行路径探索”等主题建言献策。

随着全国首个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在上海启动,上海自贸区文物艺术品产业平台的制度创新探索从“小步走”升级为“快步跑”。如上海自贸文投参与打造进博会“文物艺术品板块”,为艺术珍品在中国境内的保税展示交易活动提供“进博会文物艺术品参展全流程服务方案”。记者获悉,第六届进博会“文物艺术品板块”参展机构数量、展示面积达到历届之最,今年的交易量也相比上届有了大幅度提升。

保税展示交易功能将延伸到上海中心

在“上海对话”现场举行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开启仪式、“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全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以及数字艺术品联合交易合作伙伴共创仪式,将持续助力打造上海自贸区高能级文化产业。

“在通关效率方面,我们在海关的支持下,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与海外国际通行的惯例已经基本持平,一般来说5天时间就能完成艺术品从海外进入中国市场的所有服务。”上海自贸文投董事长胡环中说,“希望借助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在通道环节以及前十年在市场主体集聚的优势,把保税展示交易功能延伸到上海中心,这样把保税功能与上海中心的区位优势做一个良好的结合。”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表示,十年来,上海自贸区承担起了文化板块重要的配套服务角色,“包括政策的突破等,都是在上海自贸区里实现的。而这一次‘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的开启,为拍卖等行业搭建了平台,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改革、资源整合等,也将鼓励带动更多的拍卖行等文化艺术品机构进入到上海。”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正发挥全产业链模式,以上海自贸文投为主体推进“全球艺场 艺术自贸”集聚区建设,打造“艺术自贸”品牌概念等。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

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官方微信号

上观号作者: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