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红领巾劳动吧”
劳动如何改变你、塑造你?劳动对你有哪些意义与影响?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面向广大一至八年级少先队员,征集“劳动伴成长”小故事及故事线索。
“红领巾劳动吧”平台今天选用的是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红领巾爱劳动”主题寻访活动的精彩分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为了更好地帮助少先队员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近日,海陵中学教育集团上湖校区(开发区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在江苏道德模范、江苏省劳模、校外辅导员刘宏燕的带领下来到开发区城东镇品建村,开展了“红领巾爱劳动”主题寻访活动。
“宏燕课堂”学知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刘宏燕从“世界勤俭日”说开,介绍了稻谷的播种、发芽、除草、施肥、收割等种植生长过程。队员们则讲述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决心继承和发扬“袁隆平精神”,做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队员。大家还共同朗诵了古诗《悯农》,感悟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行走田间说丰年
队员们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品建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广明向大家介绍收割机收割过程。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株株稻穗就成为稻谷。队员们还近距离观察已成熟的稻穗,粒粒饱满,相互簇拥着。刘宏燕启发队员们要像这饱满的稻穗一样做一个知识渊博、谦逊明礼的人。
现代农业助振兴
收割的稻谷如何变成大米?队员们又来到了品建村粮食烘干房,在这里,稻谷们都会经历一次“旅行”。工程师向队员们介绍了设备的功能和具体操作流程,金黄的稻谷经历去除杂质、水分烘干、稻壳剥离等过程最终变成洁白的大米。另外,范广明还介绍了今年的稻谷收割情况,从播种施肥到农田灌溉再到收割耕种均已实现了机械一体化,减少了人工劳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粮食产量。
劳动体验知不易
随后,队员们又来到农户的稻田体验收割、捆扎稻穗。在老爷爷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戴上手套,左手抓住一簇稻杆,右手握着镰刀,俯下身子开始收割水稻。另一小组队员将割好的稻子整齐摆放,然后用稻草一堆一堆地捆扎起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个个大汗淋漓,都纷纷感叹:收割稻子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干一小会儿不要紧,多干一会儿就感觉到真累啊!大家更体会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的道理。
小小“能豆”显身手
“小小创造者们”用画笔描绘丰收场景,用不同颜色的五谷杂粮,创作出一幅幅精美贴画。在劳动中,队员们收获了家人的赞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父母的艰辛,进而懂得了感恩,对“劳动创造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队员心语谈感悟
卢晨宇: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我们开展了“红领巾爱劳动”主题活动,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农田,参与劳动亲身体验,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同时也深深领悟了粮食来之不易。从今往后,我们杜绝铺张浪费,要更加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于储尧:
范爷爷向我们介绍了以前农耕的工具,我懂得农民的辛苦。现在,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乡村振兴逐步落实,农业生产机械一体化,不需要农民过度地劳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粮食作物耕种收割全过程。我将来要发明制造更多先进的农业设备供大家使用!
王一萱:
在刘宏燕奶奶课堂中,我又重新认识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他心系人民的粮食安全,用日复一日田垄地头的坚守,点亮一双又一双因为饥饿失去光彩的眼睛。我们要继承袁隆平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和发扬这种精神。
任明熙:
割稻、捆稻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非常劳累。刚开始我们就已经大汗淋漓了,要知道以前的劳动人民要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把这么多的稻谷收割完,需要多少次弯腰,多少次收割。他们可真辛苦啊!我要努力学习知识本领,长大后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寻一条“稻”路,赏一路“丰”景。此次红领巾寻访活动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以“世界勤俭日”为活动背景,队员们亲身体验秋收忙碌的景象,感受劳动人民的艰辛,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你有哪些劳动小故事、故事线索或者劳动心得,通过邮箱(hljald2023@163.com)联系我们吧!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