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浦区民政局先后在盈浦街道、朱家角镇、香花桥街道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运行高效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体制机制。
香花桥街道
为进一步延伸关爱精障患者的“服务链”,香花桥街道对精障患者及家属进行走访送温暖。入户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了解精障患者目前的家庭生活状况,指导家属照护技巧。并建立服务对象登记和个案管理制度,一人一户一档,与残联、精卫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等进行信息交互,并与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充分对接。工作人员后期会通过每月定期回访、上门干预辅导等方式持续跟进服务,梳理他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并协助精障患者及家属增能、赋权、恢复重建信心。
朱家角镇
朱家角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通过链接多方资源,组建了一支由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医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对象家属等组成的多功能康复团队,为了提升精神障碍患者发挥自身社会价值的能力,相继开展了“创意石膏画”、“我身边的一抹绿——多肉种植”等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的主题活动,帮助精障患者提高动手能力,达到身心愉快、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药物治疗下,精神症状稳定后,仍可能出现应对人际关系的恐慌,为了更好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每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康复服务等活动,使精障患者及家属进一步增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增加了精障患者的心理抗压抗挫能力,也提高了精障患者的交往能力,提升自信心,更好的融入社交。
盈浦街道
青浦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主题宣传活动也在盈浦街道积极进行着,现场设有身体健康检查区、社区康复服务咨询区和康复流程及个案展示区。社工向社区居民派发社区康复宣传手册,耐心讲解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知识。通过耐心细致的康复提示,生动事例现场展示,指引居民纠正认知,摒弃偏见与歧视。
青浦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多样化的社区康复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增加了患者家属护理知识水平,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与接纳度,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
上观号作者:上海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