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避免电离辐射,请你这样做

前一阵,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消息引起大众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防辐射”的话题热度也随之高涨。

辐射的本质是能量,根据是否有足够的能量引发物质电离,我们将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来源有手机、电视机、太阳光、灯泡等,而核污染水中可能含有的放射性核素属于电离辐射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电离辐射,但可能大家都忽视了。

省流版

防电离辐射可以这样做:

尽量减少放射学检查频次,一定要检查时,尽量使用防护用品。

避免食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勤通风,降低室内氡浓度。

远离烟草。

主要来自放射学检查的外照射

可能接受到电离辐射的医学检查包括ct检查、胸部拍片检查等。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采用适当的屏蔽措施以及控制照射强度和面积等是主要的防护原则。

在医院接受放射学检查时,如医师未提供使用相关防护用品,应主动提出需要佩戴检查室内的防护用品,如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等,以尽量避免甲状腺、生殖器官和眼睛等部位遭受电离辐射。

婴幼儿、儿童、孕妇、育龄妇女等人群是辐射损伤的敏感人群,一般来说医生在放射学检查前,会进行更为严格的正当性判断,如果已怀孕或可能怀孕,应及时告知医生。看到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时,尽量远离。(更多阅读☞体检担心电离辐射?先来认识一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吧!)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如果放射性物质污染了空气、水和食品、工作场所等,可能通过吸入、食入、经皮肤或伤口进入人体内。

比如最近的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如果污染了海洋生物,核污染物无法在短时期内去除,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人类食用核污染海鲜,就可能食入放射性核素,引起内照射。所以,要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海鲜,采购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产品。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可来源于土壤和岩石(地基)、室内建筑材料、生活用地下水或地热水、天然气等。氡及其子体都具有放射性,可附着在天然气溶胶或灰尘颗粒上,悬浮于空气中,是室内的重要污染物

勤通风能降低室内氡浓度,研究表明,一般每日通风2-4小时就可明显降低室内氡浓度。此外,要尽量选购质量有保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比如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的a类装饰装修材料。(更多阅读☞你接受的辐射一半是“氡”)。

烟草中的钋-210是人类接受内照射剂量的重要来源。钋-210 可以沉积在阔叶植物上(如烟草),经过吸烟进入吸烟者体内,在肺组织中蓄积,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滤嘴”对钋-210几乎无效,吸烟者体内po-210水平比不吸烟者高10-100倍。因此,为避免钋-210的伤害,吸烟者最好戒烟,非吸烟者也应尽量远离“二手烟”。(更多阅读☞你手中的烟有放射性物质)

此外,核医学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核素的机会较多,可通过穿戴防护用具、规范操作等方式予以预防,一旦发生污染,可以通过清水擦洗、冲淋等方式去除污染。日常生活中咱们普通人防辐射做到少接触就可以了,不需要购买特殊防辐射产品。

供 稿:肖 虹   袁炜烨   钱爱君

编 辑:张云霞

审 稿:高林峰

上观号作者: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