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恍然暮秋至,静候冬日来

一霜一柿意秋寒,一降一红易渐冬。2023年10月24日,农历2023年九月初十,我们迎来“霜降”节气。

二十四节气 · 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三候”是什么?

古代,人们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豺乃祭兽。霜降时节,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准备储藏过冬。不过,即使是动物也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将捕来的猎物整齐铺排,祭天报本。

草木黄落。秋风一阵紧似一阵,最后一片黄叶也随着大自然的一生叹息悄然落下,无声地归于尘土,实现了它落叶归根的宿命。

蛰虫咸俯。昆虫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犹如睡着了一般,耷拉着脑袋不食不动,以最舒适的姿势,安然进入冬眠状态,耐心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霜降”有什么习俗?

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吃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是“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期间喜食萝卜。农谚还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说法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饮食讲究的人在霜降期间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

闽南:吃鸭子

在闽南一带、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霜降三防”指什么?

01

一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02

二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03

三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今日霜降

寒霜冬将至,美好正当时。

愿大家好事成“霜”,喜从天降~

编辑:潘乔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