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引领区】助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红杉中国孵化器将孵投联动嵌入更早期创新链

近年来,国内不少投资机构纷纷投身孵化行业,通过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建立垂直领域投资型孵化器,使得孵投联动得以在早期创新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基于长期关注和投资数字智能领域,2020年,红杉中国首个孵化器——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落地上海。同年,红杉中国科技创新孵化成长中心在北京成立,聚焦日益发展的生物医药创新领域。2021年,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加速器在上海张江启用,共拥有“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因美纳技术驱动)”和“红杉中国脑科学孵化中心”两大平台,分别专注于基因组学和脑科学两大垂直细分领域。

形成创新孵化模式

红杉中国是专注于投资科技、医疗健康、消费三大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自2005年成立以来,红杉中国在海内外投资了逾1500家企业,这些企业中涌现了诸多拥有鲜明技术特征、创新商业模式、具备高成长性和高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在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不断实现突破和应用,诸多拥有前沿创新技术的小微企业崭露头角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早期企业共同的发展瓶颈:缺乏商业资源。由此,红杉中国陆续在上海、北京、深圳搭建并完善创投孵化平台。

在这些平台中,红杉中国通过孵化器推动和加速初创企业的商业化进程,这与其坚持的“长期主义”“投早投小投科技”原则相契合。

随着中国创新创业环境的演变,国内科技创新多发源于大学、大企业和创业公司。红杉中国孵化器深入链接这些创新发源地,不断调整和迭代孵化服务和运营模式。目前,红杉中国孵化器已形成孵化创新的模式。

一是“投资+孵化”模式。以红杉中国孵化器为平台,促进产业和资本联动,通过区域创新生态拓展新鲜的科创项目来源,实现投资和孵化的双向联动流通。

二是“技术平台+孵化”模式。以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为例,该孵化器由红杉中国与基因测序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因美纳联手打造。由因美纳提供技术指导,红杉中国自建全球最先进的高规格独立实验室和共享测序平台等专业硬件,打造提供技术服务与平台维护的专业团队,为该细分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提供加速赋能服务。

推动早期联动生态圈

对于入孵项目的筛选标准,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主要配合种子基金已经投资的早期初创项目,以投资与孵化联动的方式,赋能和筛选早期创业项目。而红杉智能医疗加速器则聚焦基因组学和脑科学的细分领域,面向该细分领域的创业者开放公开报名渠道,主要依据投资项目的逻辑、创新程度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筛选。

对于入孵红杉中国孵化器的初创企业而言,借助红杉中国的品牌效应,有助于其储备人才、建设团队,同时能够通过孵化器获得场地、系列赋能服务、产业资源等多方面的配套支持,更快实现商业化。

持续聚焦源头创新

通过三年多来“投资+孵化”的持续运营,红杉中国实现了从项目前期筛选到产业资本结合的全链条联动。这不仅拓宽了其投资范围,也有效地推动了早期企业和关联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追求更高质量孵化的路上,红杉中国将聚焦不同细分领域,配合建立“专业化和深服务”导向的孵化载体和加速基地,建立起创投机构的创新桥梁,形成以投资驱动的源头孵化创新。未来,红杉中国孵化器还会围绕技术服务加快平台建设,依托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加速器的测序服务平台进一步升级专业技术平台,打造更专业的垂直领域孵化器。

责任编辑 徐玲

来源 浦东发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