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给我来三个煎包!”“一份三黄鸡,打包带走,多给点儿料……”虽然天气转凉,在杨浦区平凉路上的一心斋清真饭店内,食客们却热情不减。金灿灿、香喷喷的牛肉煎包、牛肉锅贴,搭配着鲜香可口的冷盘三黄鸡、酱牛肉,是一张张餐桌上的常客。
门店负责人马旺林穿梭在三层用餐区之间,如常招呼着四方来客。在大家心目中,他是最亲切可爱的“老马”,年逾八十,依然每日神采奕奕,掌握着一心斋的大小事务。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上海市非遗项目——清真菜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这家清真菜,有点不一样
一心斋的牛肉煎包窗口前,几乎日日排队。每人手拿一张下单小票,随身捎着两个外带的保鲜盒,只为听到一声“开锅了”,用片刻美食抚慰心灵。
“砰砰砰”,这是一个个包了馅儿的面团下锅,与锅底碰撞的声音;“滋啦滋啦”,这是牛肉煎包刚刚出炉,在蒸腾热气中冒着油的声音……各色各样的声音填充着一心斋的午间时光。从窗口向里望去,店里定制的平底锅一锅接着一锅,一次能煎50只左右,可即便如此,依然供不应求,每天要卖出约100锅5000只煎包。
在一楼堂食区,一桌一碟牛肉煎包几乎是“标配”。轻轻咬一口煎包,里头热乎乎的肉馅就露出来了,香气诱人。煎包的底部更是焦黄酥脆,让人一口一口停不下来。“这里的煎包,有着外面吃不到的味道,而且干净卫生,我们吃起来放心。”周边上班族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工作日中午常来一心斋解决午餐,一个煎包一份盖浇饭就能吃饱又吃好。
一心斋作为老牌饭店,在平凉路上已见证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各类菜品的口味却始终如一。这得益于马旺林设立的一套标准化规程。就以牛肉煎包为例,只选用没有筋、没有皮、没有油的牛后腿肉做馅,再加入少许卷心菜、生抽、老抽、十三香等,增加馅料的口感。一只煎包固定克重,面皮一两二,肉馅一两四,一整只就是二两六,放在手心都是沉甸甸的。对于小胃口女生,一只煎包、一碗粉丝汤直接顶饱。
“我们要让每一位顾客每天进店,都能吃到一样美味、扎实、高品质的清真菜点,所以我从培养学徒开始就要求他们记牢每一步制作技艺,不可疏漏。”马旺林告诉记者。
非遗,六十多年的传承
2015年,一心斋清真菜点制作技艺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马旺林与这一只小小煎包的相遇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
1913年,马旺林的祖父马世盛在山东曹县开了一间小铺,名为“马记”清真饮食摊,向过路的食客售卖牛肉煎包、咖喱牛肉、酱牛肉等菜点。马老先生手上劲儿足,技艺老道,所制美食广受欢迎,小摊的名气一日比一日大。
1938年后,马老先生举家搬到了江苏镇江,也将清真菜点带去了新的城市。5年后,马旺林出生了。20世纪40年代末,马旺林跟着父母移居上海杨浦,住到了黄兴路上,而这一来就是七十多年。“我十岁开始,就帮忙家里一起经营小店了,那时身高还够不着煤球炉,我就在边上打下手,没想到后来与灶台相伴了大半生。”马旺林说。
上世纪90年代,马旺林进入一心斋工作,开始了自己的“一心”生涯。定制菜谱、确认秘方、带教学徒,一转眼,一心斋的店面扩张到了200平方米,无数人在店内外川流不息,生意蒸蒸日上。
如今,马旺林八十岁了,但他从未遗忘清真菜点的制作技艺。有时,他也会披上白色工作服,戴上厨师帽,进厨房里露上一手。当他的手指在面团间翻飞,不断揉搓,不一会儿,一个个大小统一、分量相近的面团就做好了,多年的经验,让他成了“人肉称重器”。
“最近,我们一心斋还评上了上海老字号,我想这是对我们美食人的一种认可和激励。”马旺林捋了捋发丝,笑着说,“常有人问我,怎么还不抓紧退休?其实,人一辈子能找到一份真心热爱的事业不容易,我找到了,就想拼尽力气坚持它。所谓一心斋,也许就是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吧。”
文字:汤顺佳
编辑: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