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贤黄桃“王者归来”,重新焕发生机。
8月12日,天气炎热,在奉贤区金汇龙湖天街商场中庭举办的“桃你欢心”2023年奉贤黄桃派对暨第十九届擂台赛气氛也同样火热。活动现场,色泽诱人的黄桃吸引了众多市民,大家闻讯而来品尝购买,黄桃评比品尝区域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足见人气之高。
20世纪80年代,奉贤青村镇开始大面积种植黄桃,三十多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一路发展壮大。“甜、大、圆、黄、香”的黄桃成为奉贤代表性的地产农产品,2010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2015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018年前后,“树老、地老、人老”的“三老”问题让奉贤黄桃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土地贫瘠、劳动力短缺、品质良莠不齐、销售渠道闭塞、品牌营销弱等问题一一显现。在2019年“上海市地产优质黄桃品鉴评优和宣传推介”活动中,更创造了“零获奖”的尴尬纪录,“年近四十”的奉贤黄桃仿佛步入“中年危机”。
不破不立,面对黄桃产业发展瓶颈,近年来,青村镇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机构合作,制定黄桃种植和品质标准,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开展新品种、新栽培模式和土壤肥力恢复提升等研究,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细节。终于,2022年,奉贤多家企业、合作社的黄桃在当年的“上海地产优质葡萄、黄桃品鉴评优和宣传推介”活动中荣获金、银、铜奖。奉贤黄桃“王者归来”,重新焕发生机。
“初生果”交出转型首份答卷
8月是黄桃成熟的季节,青村镇解放村的上海岱柏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连片桃林里,黄桃挂满枝头。只是相比饱满金黄的黄桃果实,一眼望去,结出它的桃树不算高大,较为宽大的行距和株距让桃林显得不那么茂密,仔细观察,枝条也稍显纤细。这些似乎都表明,这片桃树的树龄不大。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8年,为了解决土地肥力退化和跟桃树树种老化的问题,青村镇解放村对500多亩果园进行改造,土壤经过改良,重新恢复了肥力,而几十年树龄的老果树被移除,种上新的树苗。岱柏合作社负责人陈贤介绍,全新的树种淘汰了原先的“开心型”树形,采用“y”形整形模式,有利于桃树的通风透光,也能减少病虫害。此外,桃树的种植保持在行距5米、株距2米这一标准,留出的通道便于机械化操作。不仅如此,新果园还采用了有机肥、复合肥替代化肥的技术,让种植全过程更加绿色、环保。
为了解决黄桃种植“后继无人”的问题,果园引入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在除草、施肥、用药等主要农事生产环节,机械化率达到100%,人工成本降低60%以上。
按照黄桃的生长周期,从栽下树苗到结出果实需要5年。今年正是这批果树首次结出商品果,岱柏合作社将这批果实命名为“初生果”。作为奉贤黄桃种植转型“重新上路”后的首批成果,相比老桃树结出的果实,“初生果”不仅金黄匀称,而且口感软糯、汁多味甜,深受市民喜爱。在7月举办的“2023上海优质农产品盛夏展”上,岱柏合作社带去的第一批早熟“初生果”销售火热,开展不到半天,80多箱黄桃便销售一空。
“‘初生果’这一名字上寄托着我们黄桃产业的希望。”青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袁欢表示,通过近5年的努力,奉贤黄桃在探索产业转型的道路上终于迎来了收获,交出了应对“三老”问题的首份答卷。
优质品种助力黄桃“量价齐升”
6月下旬,青村镇吴房村的黄桃种植基地,一个个套着纸质“外衣”的黄桃压弯了枝头,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其采摘下。金灿灿的黄桃个头不小,稍一用力,果皮便被撕开,散发出诱人的果香,一口咬下,果肉细腻,酸甜适中,汁水四溢。“这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锦春’早熟品种黄桃。”思尔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张志强介绍。
据了解,奉贤黄桃主打“锦绣”这一品种,一度占总种植面积的九成以上,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集中上市。由于农户传统生产理念及集中上市等因素,黄桃销售问题日趋突出。要让黄桃企业赚到钱,必须拉长黄桃销售期,优化黄桃品种布局。为此,青村镇与市农科院深度合作,引进“锦春”“锦园”“锦丰”“锦冠”等“锦”字系列优质品种。如今,奉贤黄桃的上市档期从6月中旬可以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3个多月销售期足以夺取市场主动权,再加上奉贤黄桃的“金字招牌”,让销售情况大大改善,农户和企业的收入也随之提高。
新品种扩展了奉贤黄桃销售期周期,解决了一部分“量”的问题。另一方面,奉贤黄桃如何卖出一个好价格也是一大难题。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黄桃的品质和价格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品相、形状、大小不一混装肯定是行不通的。为此,青村镇引入了国际先进的黄桃分选系统,开展等级分类,按照不同重量、糖度、成熟度等精挑细选,分级包装,实现产品高溢价。
在解放村的“黄桃车间”,每年8月,一台长约8米的智能分拣分级装置便会早早运转起来,来自解放村、吴房村等周边各村的新鲜黄桃不少都会被送至此处。设备可以针对果皮颜色、果形、重量、糖度等内外在品质进行分等分级,分选出来的黄桃优质果进行品牌化销售,另一部分则用作黄桃深加工原材料。据了解,这台设备每天最多可以分拣黄桃约3000公斤,大幅提升了分拣速度和分拣质量。
品牌化运营打造“金色传说”
今年,岱柏合作社与奉贤一家营销公司合作,推出“霞伐”品牌初生黄桃产品。“霞伐”是奉贤本地话“厉害”的意思,蕴藏着推广奉贤本土农产品的美好意愿。而“霞伐”黄桃也不负众望,进驻城市超市等高端商超,售价每盒158元。
在合作社的温室大棚中,一座“原生态”直播基地搭建完毕,桃林中摆着露营桌椅,头顶便是新鲜黄桃,主播就在现场带货。“一系列的操作,也是希望进一步打响奉贤黄桃的品牌知名度。”陈贤介绍,“到8月20日,我们‘霞伐’黄桃在城市超市静安寺店卖出200多箱,基地里通过直播带货也卖出1000箱左右。”
而吴房村则引进上海思尔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立“吴房有桃”品牌,建成上万平方米的黄桃深加工观光、体验工厂,引进深加工设备,推出黄桃汽水、黄桃果汁、黄桃啤酒、黄桃精油皂、桃胶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如今,口味纯正、清爽可口的黄桃汽水几乎是每个游客必点的“爆款”饮品。黄桃汽水的原材料便是吴房村当地及周边生产的优质黄桃,果肉经过压榨,制成浓缩果浆,再送入工厂加工成黄桃汽水。深加工与品牌ip的打造,不仅延伸了产业布局,增加了亩产值,也缓解了黄桃赏味期不长造成的销售难问题。
从“三老”问题困扰产业发展,到“初生果”交出转型答卷,再到“引进来、走出去”的探索实践,奉贤黄桃“涅槃重生”,重新成为奉贤优质本土农产品的代表。据了解,2022年全国地理区域品牌“奉贤黄桃”的品牌价值为2.62亿。
今后,奉贤区将依托黄桃特色资源,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文:陈祈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