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舞剧《孔子》连演多年,为何经久不衰?

一代圣贤 周游列国

鲜活的情绪表达

生动的生活展现

舞剧《孔子》

8.26—8.27 上海文化广场

震撼上演

大型民族舞剧《孔子》由孔子第七十七代大宗户孔德辛执导,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分为《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等六部分。自2013年首演以来,至今演出近400场,场场爆满、圈粉无数,在b站上的相关视频也有着50万+的点击量,弹幕留言刷屏,很多观众是“二刷”,甚至是“三刷”“四刷”。

这是一部展现中国古典舞力量和美感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的舞剧。它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更能够让我们再次认识孔子和儒家文化,让后人感受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多么深远的文化影响和强大的民族自信。

一代圣贤之师的鲜活真实

谈及孔子,我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仁义礼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一生,诲人不倦,他的人生高度、厚度、宽度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歌颂和传扬。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但是抛开其带来的伟大影响,孔子也有着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他也曾在求学问道的路上遭遇坎坷困难,感慨世道的艰难不公,也会倾听大众的声音,对弟子们有仁慈的关爱和照顾……而这样一个无比鲜活的孔子,你都将在舞剧《孔子》中看到!他真实诚挚、有血有肉,他坚毅笃定、敢爱敢恨,当一个“走下神坛”的孔子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在舞剧《孔子》中,面对礼崩乐坏的天下,孔子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他只能带着自己救世济民的政治抱负,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而在他周游的过程中,他亲眼见到了国家的民不聊生和权臣的谗佞专权,一次次地充满希望却又被打击,但他始终不放弃,不断传播自己的儒学思想,表现出了强烈的拯救苍生的想法。

后几章节中,伴随着舞者优美的舞蹈出场,孔子心中理想的大同世界也跃然眼前,百姓生活自给自足,朴实平淡、没有战火的安乐生活,如此美好的景象究竟何时才能见到。即使处处碰壁,孔子的心中依旧有一束光,他坚守着自己的思想,和弟子们一起,毕生追寻着“仁礼”。

在舞剧中,我们能看到一个鲜活真实的孔子,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他也有过迷茫和怅惘,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并选择为之不断付出。

还原历史,充满古典韵味

为了让舞剧更贴近孔子的时代,主创团队考究了大量历史资料。舞台装置以文物原型为基础进行设计,大到墙上的一幅画,小到主角们使用的桌榻,都力图还原春秋气韵。服装上,也借鉴了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元素,大胆融入现代色彩设计,最终打造出华美而又极具东方古典意蕴的视觉效果。

音乐的加入也和大气磅礴的中国古典舞交相辉映,本剧采用了现场乐队伴奏,将民族乐器和交响乐融合,以声传情、因乐动人,向观众们传递不同境遇下的氛围和情绪。

而几年前,随着剧中片段《采薇》的强势出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并走进剧院欣赏《孔子》,带来了一波舞剧热潮,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宏大而优美的中国古典舞,这也正是舞台艺术工作者多年耕耘努力的原因之一。

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离不开艺术的引领和创造,这是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的传承,也值得被更多人知晓。

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前行,优美的中国舞蹈彰显出我们的文化自豪,让我们走进剧院,一起欣赏这部震撼大气的舞剧《孔子》,2023年8月26—27日,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即将上演!

记者 / 张紫怡

编辑 / 张姗

通讯员 / 包怡帆

资料 / 守德信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用city walk的方式打开《千里江山图》!带你穿越回近百年前的黄浦→

2. 政协委员风采录①:周海晨——金融领军金才服务国家战略


join us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