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嘉定区构建“1+4+14”工作体系,“四大引擎”驱动营商环境跑出“嘉”速度


1月28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会上发布了《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了4方面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为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升进步,我们将推送各委办的好做法、好举措。

嘉定区在推动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大厦”的建造上,首先画好“建筑施工图”、构筑好“开工建设期”、最后严把“竣工验收关”,每个环节精益求精、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营商“建筑施工”工作闭环,建立起“目标定位清晰、政务服务到位、制度保障完善”的工作路径。在营商环境建设的道路上谋定而动、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形成“1+4+14”工作体系“1”是指明确“一个目标”,“4”是指确定“四大引擎”,“14”是指安排“14项重点改革引领任务”。来看嘉定案例↓


01

找准目标定位、画好营商“建筑施工图”

嘉定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理应成为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的急先锋和示范区。为此嘉定区综合研判内外部形势,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建设标准,明确了“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定位。区委书记陆方舟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强调“嘉定区要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力推动嘉定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为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区委书记会、区委深改委专题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学习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研究讨论区6.0版行动方案,明确把营商工作列入区深改委重要改革创新事项、区政府“牛鼻子工程”、区纪委监委重大协同联动监督项目,举全区之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嘉定区在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大厦”的建造上谋定而后动,提前为营商环境建设定好目标找准定位,画好营商“建筑施工图”,为嘉定区营商环境建设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提升服务能级、筑好营商“开工建设期”

为加大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力度,加快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进度,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嘉定区积极探索改革引领方向,寻找创新改革倍增器,实现以点带面牵一绳而动全身的改革效果。最终确定了以“更加便利、更少跑动、更少环节、更多线上”为改革方向和重点的创新改革“四大引擎”,驱动嘉定区在营商创新改革的赛道上跑出“嘉”速度。

01

第一大引擎:“聚焦更加便利,做实一见帮办”

一是创新设立市场监管“为民工作室”嘉定新城、北虹桥指导站。将服务触角从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登记窗口延伸到基层,3月27日“为民工作室”嘉定新城指导站为上海广惠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嘉定区首张个体户转企业营业执照。二是首推“嘉税帮办”绘就精细服务新图景。全市首推“四个帮办”,即导办专员“全程帮办”打造助企便民新常态、劳模专家“现场帮办”拓展纾困解难新阵地、征纳互动“远程帮办”推进智慧办税新突破、社保缴费“网格帮办”延伸基层服务新触角,全力构建全方位税务帮办服务体系。三是发布“嘉商拾话”法治营商指引。创新开设“嘉商拾话”法治营商宣传专栏,每月10日精选经营者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法院、工商联公号联合发布,通过案例分析、漫画释法、法官心语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以案释法,从不同角度专业解读企业经营适法难点并提出可行性指引建议。

02

第二大引擎:“聚焦更少跑动,做优一件集成”

四是打造道路运输证换证承诺审批、容缺受理新模式。建立“容缺+承诺”审批制度、“白名单”管理制度、联合惩戒机制,248件换证业务、1096辆换证车辆,通过“容缺受理”模式换发的车辆394辆,占比达35.94%,实现了换证“嘉速度”。五是将酒类商品经营许可整合纳入食品经营许可范围。7月10日嘉定区核发全市首张含酒类商品经营项目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本市酒类商品经营许可整合纳入食品经营许可范围正式落地实施。六是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交通运输电子证照互认及核验。道路运输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或接受查验时直接亮证使用,企业不再需要换证、补证、打印年审标贴等操作,真正实现审批申请零跑动。七是创新推进“一件事”改革。全市率先实施“校车使用许可一件事”,并配合进行全市推广。全市领先推出“人才服务一件事”,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03

第三大引擎:“聚焦更少环节,做深一减到底”

八是推行“告知承诺”新政策,实现“拿地即立项”。创新出台《关于优化完善嘉定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的意见(试行)》,拓展“承诺制”应用范围,简化审批环节、精简审批要素,江桥镇两个征收安置房项目成为首个“拿地即立项”项目。九是打造“税费同缴”新模式。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升级优化办事流程,开设“税费同缴自助区”、“自助缮证区”,房屋买卖线下流程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30分钟。十是开展环评和排污许可证“两证合一”试点。在审批环评时同步核发排污许可证,推进两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十一是推行占掘路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快速审批机制。接入项目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前期勘察、方案制订对接,2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报装接入,以短时贴心高效服务赢得用户好评。

04

第四大引擎:“聚焦更多线上,做到一键即办”

十二是推进四端联动、功能升级,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服务同质。推出更多事项实现移动办、自助办,推动大厅端、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四端联动、功能升级。“线上”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建设,累计接入服务事项2785项,网办率达93.1%。十三是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开展多领域融合交流。在全市率先开出税务部门党建与业务融合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嘉昆太三地合作项目意向清单。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接通本市15区和3省40市,与昆山市太仓市12个点位同步联通,运用音视频通话、屏幕共享、外设远程操作等技术,打造远程互动引导式政务服务,实现7大领域跨省帮办。十四是深化政务服务“码上办”,彰显数字人社“嘉”速度。聚焦公共招聘、创业培训、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人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走”“码上办”,持续深化多种渠道网上平台建设,进一步缩短企业群众办事流程、提升人社服务温度。截至6月底,“嘉定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428篇,同比增长80.59%;新增粉丝数4511,粉丝数量突破5万。

03

构筑质量防线、把好营商“竣工验收关”

一是调动各部门力量,形成营商工作合力。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区纪委监委重大协同联动监督项目,大监督信息平台每月通报任务推进情况,每月督办问题解决。7-8月区委督查办牵头,区委办、区纪监委、区府办、区发改委、区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深入排摸任务推进的困难和瓶颈,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二是建立季度例会制度,为营商工作“问诊把脉”。召开区优化营商工作季度例会,并适时召开专题调度会,回顾分析工作进展,针对任务推进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研判讲评合力推进,确保改革事项高标准完成。

三是开展调研走访,为各单位“请医送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方案,聚焦区内特色改革事项,区领导带队实地走访调研相关部门和街镇、园区,深入了解任务推进情况,疏通瓶颈障碍,为各单位顺利改革保驾护航。

素材提供:委营商处、嘉定区发改委

编辑:谢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查阅更多

上海营商案例


上观号作者:上海发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