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文创|考古盲盒体验:在博物馆里挖啊挖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系列大展的第二展,展览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以考古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由上海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品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

凌家滩遗址燎祭投影

为了更好地配合文物传达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风采,展厅内布置了许多复原场景,烘托沉浸式展览氛围,同时一展考古的魅力。

良渚古城垫石

考古是什么?考古有什么用?

从考古本身的学科定义来说,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历史遗存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考古能帮助我们从文物工艺和文化背景中探寻更多的历史意义。

为在闲适日常中展现历史文物的美感与生命力,配合此次展览,上博文创推出“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盲盒”,在娱乐把玩之中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惊喜与不易。

盲盒中藏有玉琮、玉璧、陶盉等崧泽、良渚文化中典型文物的形象,尘封的历史等待再一次显露。

广富林遗址2014-2015年发掘区全景

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在真实的考古发掘中,常常采用“探方”法,把发掘区域划分为许多正方形的格子,根据发掘需要,大小也不同,一般有5×5m、10×10m等几种规格。

探方发掘主要是使发掘过程中能够更科学、更准确地控制发掘进程,便捷地进行考古记录。为了增强各位“考古人”的体验感,这一形制被保留下来。

在人类活动前形成的纯天然堆积的土层叫生土,而人类活动形成的叫熟土,考古发掘时,挖到生土才算结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块待挖掘的探方,泥土颜色有明显的分层,是不是更有真实感了呢?

考古工作需要什么工具?

对经验丰富的“小小考古学家”来说,一铲、一刷、一竹签,足矣。

在土层表面喷水之后,可用探铲进行初步定位,或直接用竹签一层层“刮”去泥土,留出“文物”边缘,用竹签细小处与刷子配合清理,直至显露真容。待冲洗清理后,就拥有属于自己的文物摆件和场景啦~

暑假期间每周五13:30-15:30,上博大堂内还会举办考古盲盒现场体验活动,一起在大大的博物馆里,挖呀挖呀挖~

"实证中国"

“玉楮流芳”

“与时偕行”

更多展览图录

更多实证中国展文创

欢迎大家到上博文创商店

解锁更多精彩文创

供稿丨文创中心

初审丨冯炜、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