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作品,因观者自身角度、高度、远近的不同,眼前的光晕和光圈会呈现迥异的奇幻效果……在上海天文馆里,一位位观众穿梭在“拾光寰宇”科学艺术展中,感受着光的路径、光的延伸、光的流动,每名观众都像在捡拾起专属于自己的一道道光芒。
7月15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全新品牌系列活动“夏季天文嘉年华”正式发布,特别引进的“拾光寰宇”科学艺术展率先亮相。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上海天文馆“夏季天文嘉年华”将围绕分众教育体系,“馆长邀约”“星空音乐会”等15项活动陆续以“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相结合的方式与公众见面。
仰望星空 展现“科学之美”
通过对钢丝的材料特性进行精确的感知和编织,成功地用静态结构捕捉到光的动感。每一束光都呈现不同光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妙。上海天文馆此次特别引进的“拾光寰宇”科学艺术展,覆盖“光波”“光丝”“光环”三个版块,观众可通过距离、角度、状态的差异完成与光的多维互动,感受现场每一道光影流转、每一瞬虚实相生。
“拾光寰宇”展是上海天文馆“科学之美”系列临展中的首展。艺术展策展人曹峪说,光的呈现和上海天文馆的场景十分契合,“这次艺术家杨淞老师是从星云、星系的形状所产生灵感,希望带给观众全新的探索体验。”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拓宽科普渠道,依托天象厅现有资源,上海天文馆首次推出“星空冥想音乐会”。
天象厅内部直径18米,能够完美呈现光学天象仪与数字系统融合带来的天文演示体验。经过参数设置,光学天象仪模拟了城市光污染消失后的上海实时星空。随着银河在东方缓缓升起,在烂漫星光下,音乐冥想师通过声音和气味为大家舒展身心、释放压力。
第十二期银河讲坛《喜欢天文的n种方式》则是上海天文馆“夏季嘉年华”的特别活动,邀请3位天文爱好者以访谈的形式讲述自己与天文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七大洲追日的著名星空摄影师、诗意星空油画家、中国发现首颗银河系新星的业余天文学家。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与天文有着独特的连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星空的热爱与畅想。活动建立起了上海天文馆与天文爱好者之间的特别联系,同时也鼓励更多的观众探索浩瀚宇宙,成为天文爱好者群体的一份子。
“上海天文馆数字孪生平行世界”正式上线
如何打造更有温度的科技馆,让更多热爱天文的观众“走进”宇宙?上海天文馆持续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建设发展。
依托“临港新片区数字孪生城”建设契机,在“夏季天文嘉年华”现场,“上海天文馆数字孪生平行世界”宣布正式上线,通过全面赋能科普展陈、观众服务、场馆治理,打造全国首个天文科普元宇宙示范案例,为观众开启元宇宙与星辰大海探索征程。并让观众直观了解场馆实时运行态势,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提升观众满意度。“数字化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将率先把天文馆特色的内容放入平台,通过数字化360度展现给大家”,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说。
在上海天文馆里“仰望天空”,通过数字化,还能在无限空间里探索“浩瀚宇宙”。
全球最大天文馆开馆两年迎来超140万名观众
作为上海市的网红地标之一,2023年7月是上海天文馆开馆两周年。上海天文馆通过开展一系列天文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更深层次了解天文学的机会,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天文馆自2021年7月开馆至2023年6月30日,观众参观共计140.47万人,观看球幕电影共计33.12万人,这里也成为了青少年对天文探索的“启蒙地”。
“上海天文馆开馆两年来一直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宇宙是一个无尽世界,希望在每一位青少年心中播下喜爱天文的种子。”刘健表示。
作为“馆校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今年夏季,“青少年科学诠释者”正式启动招募,入选活动的青少年们将在天文馆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以多种形式进行诠释展示,成为一名天文科学诠释者。
同时,天文馆积极探索打造“双减”政策下的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天文特色和丰富的展览教育资源,特别策划上海天文教育研讨会。会议邀请30余位来自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校、科普场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老师,共同探讨在当今素质教育与“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更好的天文教育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科学的魅力,凝聚各方智慧,丰富合作内容,大力推动科技、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在这个夏天,来上海天文馆开启一场夏季天文嘉年华吧。
责任编辑 邓清元
文字 杨珍莹
视频 瞿黎春
来源 浦东发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