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奥运冠军许昕:从上海走向世界,扎根创业“昕”天地 | Z世代在上海

来源:ip shanghai 作者:朱喆 张丽婷

视频制作:徐陈、李政  翻译:张丽婷  审校:刘佳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从“一江一河”带动上海独特的滨水体育空间,到分门别类的都市运动场馆以及由国际大赛驱动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等一系列“上海探索”,让上海成为了全球体育专业精英、广泛运动爱好者的乐土。

乒乓球奥运冠军、新上海人许昕就是从这片土壤上成长并不断活跃的领军人物,他个人职业、生活的经历与上海这座城也一同谱写出了精彩、热烈的故事。

海报设计:赫濛

从上海走向世界的冠军

“我第一次来上海,应该是5岁左右,当时是来旅游,只知道这是一座大城市”,奥运冠军、亚洲乒乓球联盟副主席许昕回忆起来,“第一次来上海训练是在2001年,感受了一下这里的乒乓球气氛,到了2002年2月,我正式开始了上海的训练和生活”。

尽管已过去廿载有余,许昕仍深刻地记得当时教练和运动员们的兴奋,还有大家对乒乓球真挚的热爱。这样高涨、饱满的乒乓球运动氛围感染了这位从徐州来的少年。他说:“在一次比赛时,我看到了世界冠军王励勤老师、闫森老师等前辈,亲眼看到了他们在现场的训练和比赛。虽然当时和他们没有言语交流,但我感受到那种氛围,我有了更多的想法,或者说有更大的梦想,想成为这样的人。而且,我觉得在一个新的环境训练,更能够激发我的斗志和热情,让我能够不断的去想要去提高!”

刚来的那几年,许昕埋头苦练,没有时间放松,也没有领略这座城市的丰富,但知道“上海特别繁华”。到了2006年,他入选国家队,随后就开始了他劲烈、精彩的国手征程,许昕交出的是一份冠军的答卷,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魅力,也在国际体坛展现了中国力量。

行走了世界各地,兜兜转转,许昕还是回到了上海,不仅因为他在这里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爱情和家庭,还因为“这座城市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也不想离开这里”。

这一肺腑之言,源自许昕在上海的真切体验。“我特别喜欢上海,喜欢的东西太多了,这里生活的节奏我喜欢,生活的氛围我也喜欢”,他说,“可能这座城市,对于不熟悉它的人来说容易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我觉得新上海人或是我接触到的上海人,内心对外来人事物的接纳度很高,能够包容很多人,这与我小时候对上海的认知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自从我慢慢了解后,就越来越喜欢这里”。

扎根上海,解锁新的角色

许昕喜欢挑战、不愿按部就班的性格和这座城市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可谓相辅相成。他知道在这里,可以创造“昕”的天地。他感言“因为我是在上海一直成长起来,是上海一直培养我走到了今天”。

他希望将乒乓球和上海城市文化、气质有机结合,为上海打造全球体育城市,贡献自己的创意和力量。于是,在2023年2月初,“xuperman”品牌出现在人们眼前,旗下首个潮流乒乓球馆也在浦东正式揭幕。

从运动员到创业者,许昕正解锁新的角色,他享受全新的状态,亦不惧挑战,因为“当一个人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去无限地去钻研,无限地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更加多元化,更加有意思”。而现阶段,许昕及其团队正在钻研,如何让更多更年轻的人群都参与到乒乓球这项运动当中?

他的解决方案是将乒乓球打造成更加年轻化、潮流化的运动。为了刷新人们对乒乓球和球馆偏老龄化的认知,许昕及其团队在xuperman sports乒乓球体验馆的球馆的设计、课程研发、配套体验以及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精心设计,球台、墙壁、灯光、地胶等用品和细节都考虑周到。

球馆开放以来,许昕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动人的现场。“有些小朋友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其实从眼神就能看出来”,回想起小运动员们的身姿,那种“特别纯真,特别淳朴”的眼神或许正如少年时期的许昕自己。这份对乒乓球的热爱及其背后的体育精神将薪火相传,正如许昕所言,“我既然已经扎根到了上海,作为乒乓球的优秀运动员,就是有义务推广乒乓球,把乒乓球打造成更年轻化的一项运动,我想传递一些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收获更大的进步。因为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体育、喜欢运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很好”。

作为专业运动员,许昕总是能比常人更敏锐地观察到一座城市里的运动风景,那些在黄浦江边跑步、滑滑板的人,那些在室内运动场挥舞着球拍的人,“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整个上海都在运动”,全民运动的场景令他振奋,“我觉得运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很多的快感”。

这些丰沛的城市热能,也激励着许昕不断超越自我。赛场上,“黄金左手”如今仍奋力执拍,活跃在大赛一线;赛场外,不论任何角色,面对任何挑战,他始终信念坚定,“我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要么不做,要做的话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往期推荐

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造梦”魔术师:创造更多“魔术”奇迹 | z世代在上海

现代音职05后音乐创作人:收集魔都声音,传唱上海城市活力 | z世代在上海

“缠花女神”归巢创业:传承非遗手艺,助力古镇文旅产业 | z世代在上海

宝藏读书up主:在沪十年,用脚步绘制上海书店地图 | z世代在上海

法国女孩复旦读研:行走中国16年,在上海享受多元存在 | z世代在上海

上财毕业的香港青年沪漂记:这里也是我的故乡 | z世代在上海

同济学子勇闯南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z世代在上海

上纽大毕业的她上海立业:推动中国机器人走向世界 | z世代在上海

来自新西兰,毕业于复旦的全能媒体人:行走上海的记录者 | z世代在上海

非洲女孩的航天梦:在上海交大研究发动机 | z世代在上海

复旦90后博导“疯狂”跨界:请机器人喝“奶茶” | z世代在上海

来自上音附中的00后大提琴家,为何能在国际顶流大赛中创造历史 | z世代在上海

这个27岁新上海小囡,帮中山公园打开了围墙 | z世代在上海

26岁养老护理员落户上海,他为何能成为全市第一人|z世代在上海

华东师大埃及留学生倪浩然:我在上海教老外学中文|z世代在上海

城市的滋养和大学的浸润,让这些青年民乐人圆梦 | z世代在上海

公司估值3亿的大四学生:上海是科创热土 | z世代在上海

编辑:陆沈毓

上观号作者:上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