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隋唐之际的杰出诗人。明何良俊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四友斋丛说》卷二五)。《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云其《古意》六首乃“陈、张《感遇》之先导”(卷一五);明杨慎则称其近体诗为“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升庵诗话》卷六)。
王绩所著诗赋杂文二十余卷,于其卒后多有散逸,友人吕才辑为《王无功文集》五卷。至中唐时,陆淳删略其集为《东皋子集略》二卷。元代以降,五卷本湮没罕见,以后人所辑三卷本(源自陆淳的二卷删节本)为习见。至清乾隆间,宋椠《王无功文集》五卷本始为世知。今存清抄本三种。
清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校抄本书影
清陈氏晚晴轩抄本书影
一九八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韩理洲先生校点的《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其以清东武李氏研录山房五卷校抄本为底本,对校诸本,校勘深细,甫一出版,即引起唐诗学界的极大关注。
《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王绩友人吕才所辑《王无功文集》五卷,虽在宋代较为流行,但因元代后湮没无闻,遂至明清两代,通行本已被三卷本所取代。而晚于王绩、吕才约一个半世纪的陆淳,其所删节之《东皋子集略》二卷,虽在唐宋时期影响并不太大,但因幸运地保存下来,且五卷本王绩集在明清两代不为世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了多数学者对王绩诗歌的认识。(具体可参见陈尚君教授《诗人王绩的两种文集及其佚诗》一文,见氏著《唐人佚诗解读》,中华书局2021年)因此,直至今天,《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对于我们了解王绩诗文写作的完整面貌仍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此次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据八七版重排,除改正部分文字讹误和专名线错误外,又据韩理洲先生提供的材料,于附录三《集评》下增补《围炉诗话》《小清华园诗话》两则,删去《补遗》中《残句》(与卷五《登龙门祭禹文》重出)一则,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王绩诗文的整理本。
王绩集会校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唐] 王绩 著
韩理洲 校点
整理者简介
韩理洲,陕西礼泉人。1981年获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唐文考辨初编》《陈子昂研究》《陈子昂评传》《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等。
内容简介
王绩是隋唐之际的杰出诗人,明何良俊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云其《古意》六首乃“陈、张《感遇》之先导”;明杨慎则称其近体诗为“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世传王绩集多为删节之三卷本,整理者批阅了五卷本的三种清抄本,以经过精心校雠的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抄本为底本,对校诸本,所用校本达十数种之多,校勘深细,实为王绩集之重要整理本。
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丛书书目
左右滑动查看书目
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张芷萱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