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至18日,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腾讯优图、百度研究院等高校和产业界的知名学者和青年科学家,作了10场生动精彩的学术报告。大会举办了“技术变革对学习与研究范式的影响”和“视觉大模型的挑战与机遇”2个圆桌论坛,与会专家针对机器视觉的前沿领域、技术变革展开了深入探讨。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视觉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这次会议促进了上海市计算机视觉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学校计算机学科的学术水平及其在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中的作用地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终身学术贡献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施鹏飞教授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代计算机视觉科研人的学习、探索与攻关,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在中国的萌芽、发展。他表示,今天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在不同领域、各种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渗透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年轻一代要胸怀国之大者,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不懈努力。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认为,视觉是信息输入的关键通路,计算机视觉更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重要领域。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年代,要发动更多的人脚踏实地地找到应用的方向和场景,以场景驱动应用,以应用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让计算机视觉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
圆桌论坛现场
在特邀报告环节,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薛向阳教授,国际粗糙集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查红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帆教授,上海大学张新鹏教授,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分别作了“基于重建的组成式视觉场景表示学习”“行人搜索算法研究进展”“动态视觉与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在线学习的途径”“大小模型端云协同智能计算”“深度模型水印”“视频内容分析:现状与六大趋势”等方面的主旨报告。6场特邀报告聚焦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发展方向,学术前瞻性突出,会场讨论热烈。
大会还邀请了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孙仕亮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同济大学胡亮教授,腾讯优图汪铖杰总监、百度研究院丁二锐总监等4位来自高校和产业界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分别作主题报告。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成立旨在加强上海地区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全国学者的交流,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在行业的应用普及,充实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高端人才储备。下一步将开展国内外计算机视觉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广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开展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才培养,对本市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战略、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科学论证。
本次大会由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承办,上海海事大学立足航运特色,聚焦计算机视觉应用前景,不断开展智能海运、智慧船舶、智能调度、智慧港口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引领下,上海海事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开展智能识别与无线传感技术、智能交通管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研发基于多维度全流程仿真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系统、世界级超大型集装箱港口自动化运营系统等国际领先的产品,不断解决行业瓶颈问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推动计算机视觉与航运、物流、港口等业务的深度融合。
大会采用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累计在线观看13000多人次。
通讯员 焦玉玲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