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嗅觉污染,它会引起嗅觉器官的不适感,同时也会损害生活环境,这种异味气体统称为恶臭。
恶臭气体成分种类多,如果现场采集的气体浓度很低,设备就无法检测,这时候,“嗅辨员”的鼻子就是执法的评判标准。
小小嗅辨员
近日,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下称监测站)迎来了一批中学生,他们带着好奇和探索,前来参加监测站公众开放日活动,做了一回小小“嗅辨员”,这也是浦东新区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之一。
参观实验室
环保志愿者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的职能,演示了日常工作人员是如何采集“臭气”的。同学们一下子就被气体收集设备吸引住了,一套完整的示范流程过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把志愿者团团围住,想亲自完成一次气体的采集。
同学们来到嗅辨员工作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见识到了“臭气”收纳设备的进化、“臭气”传送带以及“嗅辨员”们辨别气味的工位。就是在这里,嗅辨员们用鼻子来评判“臭气”的级别。
小小嗅辨员体验
监测站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不同浓度的两种气体,提前灌入嗅辨袋中。为了保证体验的安全性,本次特地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醋和花露水作为“臭气”的来源。
同学们依次体验了气体的嗅辨,判断属于a、b、c哪个袋子,并进行展示。虽然都是第一次体验,但同学们都迅速地辨别出测试气体所在的气袋。监测站还为他们颁发了活动证书,以兹鼓励。
环境监测站“嗅辨员”的活动,旨在普及臭气污染的危害,让公众了解嗅辨员的职责与筛选标准,懂得臭气污染测定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环保意识,践行环保理念。
来源:浦东环境
编辑:张玉洁
上观号作者:上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