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卖在小学很常见,但完全由学生组织、策划、参与的可能并不多见。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六班爱心大无限!”这是在汇师小学六一儿童节义卖现场不断听到的孩子们的吆喝。
孩子是活动设计者
这是孩子们自主设计的“义卖专场”。
活动开始之前的一个月,不管是海报的设计、小组的分工,还是义卖会需要进行装饰的灵感创意,甚至对外吸引顾客的销售方式,全部来自于孩子们的“决定”。
要卖什么物品呢?同学们积极讨论,每位同学拿2、3件七八成新的物品,如玩具、图书、小摆设、手工艺品等,主动将所销售物品进行整理、登记、统计数量并给每件商品标价。
要怎样装饰自己的摊位呢?同学们创意满满,每个摊位环境尽显班级文化和特色,他们给摊位起名、装饰,还设计了标语和促销口号。
孩子是活动执行者
为了让每一个中队的“物品”能顺利卖出,各中队使出浑身能量。孩子们都想出来什么样的妙招来吸引兜里只有二十元钱的小小“买家”们呢?
“买十元就可以抽奖,还有磁铁套装大奖哦!”
为了吸引“买家”,有些孩子在摊位设置了抽奖环节;还有些孩子在摊位前装扮成青蛙王子,大批“粉丝”前来合影;有些孩子吹起了萨克斯;还有啦啦队、才艺展示等……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投入不同的角色和岗位中。
执行中,孩子们还要扮演好收银员或者购物者的角色。如何算账、如何砍价、如何计算折扣……义卖活动成了一堂“财商课”。
“我买的酷乐米的乐高,钱是我平时在家扫地、洗碗、叠衣服做家务劳动赚的。”四年级的陕诺旻说。
“我带了二十元,我怎么觉得我的钱不经花呀,我得好好看看,仔细挑选真正我想要的,理性消费。”有两个男孩在边看边斟酌挑选。
孩子是活动评价者
一上午的忙碌接近尾声,同学们整理摊位、打扫卫生、有序离场。不同角色的同学们有了不同的收获:有的收集到很多好玩的货物,有的筹集到不少费用。校长宓莹介绍,汇师小学每一年的六一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义卖活动是学校调研下来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之一。但为了让义卖变得不普通,学校老师们集思广益,尽量在活动设计上蕴含多种教育的“融合”:
财商教育:
让孩子在过程中了解如何实现交易、如何计算价格、如何计算折扣、如何有效销售、如何合理购物等;
劳动教育:
孩子们所带的这二十元钱,都是来自于他们自己亲身动手参与劳动,参与家庭劳动兑换钱财,在校内和伙伴一起劳动、设计活动内容所赚;
环保意识:
每一个义卖摊点需要呈现出创意,但又需要尽量环保。因此班级孩子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环保问题,使用环保材料,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打扫现场卫生保障绿色学习生活空间的维持等。
同学们是受教育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
学校德育教导徐芸介绍,一方面,每个摊位上筹集到的钱的数量,本身就是对孩子团队合作、创意思维、销售能力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每个班的孩子回到自己班里后还进行活动复盘:每个同学畅谈感受,为现场付出的人点赞,分享他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其实也是另外一种评价。
照片由学校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