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注意!这螺不能吃!!!(附螺螺辨别指南)

初夏时节,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相信大家都有出游的计划,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然而,大家在公园绿地中漫步时,如果发现了福寿螺,请不要惊慌。福寿螺虽然属于臭名昭著的外来入侵物种,但只要保持安全距离,福寿螺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危害的,所以我们看到福寿螺后不必惊慌,不要触摸,不要食用,不要饲养,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福寿螺。

什么是福寿螺

福寿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一种螺类。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卵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河岸、杂草等。

初产卵块呈鲜艳的橙红色,孵化过程中渐变为淡粉红色,即将孵出小螺时变为灰白色。粉红色的卵块是我们辨识福寿螺的重要标志之一。

福寿螺卵块

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泛、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2003年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2012年农业部将其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福寿螺对植物的危害

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除水稻外,对茭白、芡实、鸢尾、荷花等食用和观赏类水生植物也会产生较严重的危害。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福寿螺对人类的健康的威胁

福寿螺还是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寄主,误食未加工熟透的福寿螺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国严禁非法售卖福寿螺,也不建议大家食用福寿螺。

那么是不是螺类都不能食用呢,答案肯定不是,比如田螺,就因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大家欢迎。尤其是夏季就要到了,喜食田螺的小伙伴们恐怕有些迫不及待地想一饱口福了。

田螺与福寿螺外形比较相似,大家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辨别,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几个小妙招,能够快速辨别田螺与福寿螺。

快速辨别福寿螺与田螺

1

看大小

福寿螺大,田螺较小。田螺一般长到葡萄大小,核桃尺寸基本是极限;而福寿螺一个月即可到葡萄大小,一个夏天可长到核桃大小或鸡蛋大小。

2

看颜色

田螺由于不好杂交,加上没有漂亮的后代基因,一般为青褐色;福寿螺由于其物种复杂性和容易变异,比较容易培育出各种颜色的变种。

3

看外形

福寿螺的外壳螺旋由外向内,无论是螺旋的直径还是角度都收缩的很快,椎尾平而短促;而田螺收缩相对较慢,椎尾长而尖。

田螺的螺口相对较小,形状比较圆;福寿螺的螺口较大,螺盖偏扁。

4

看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一捏就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很难捏碎。

5

看触角

福寿螺触角细而长,田螺则短而粗。

那么,遇到福寿螺该怎么防治呢?

常用福寿螺防治方法

福寿螺常沿水域传播,传播范围广,而且食量大,繁殖能力强,一旦发生极难根除。目前没有特别好的防治方法,加强冬季防治、人工捕螺摘卵、养鸭食螺、药物防治等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

注意事项:

其实包括田螺在内的很多螺类都带有寄生虫,我们在享受美食时一定要把螺煮透煮熟,切忌食用未加工成熟的螺类,尽量避免烧烤、刺身等食用方式。当然,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烹饪方法得当,还是能够把大部分寄生虫杀死,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素材来源:@绿博士

编辑:njj

上观号作者:绿色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