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晚,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正式揭晓,上海越剧院演员樊婷婷获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樊婷婷,工青衣,师承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越剧金(采风)派传人。此次她获奖的剧目《山海情深》是一出扶贫题材的现代戏,她在剧中打破行当,饰演了来自上海的扶贫志愿者蒋蔚。
在接受采访时,樊婷婷说:
“金派”演青衣以及古装戏的角色比较多,《山海情深》中的蒋蔚是个有点中性的女孩,比较阳光,非常桀骜不驯以及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离我平时所表演的角色非常远,因此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感谢白玉兰组委会,给予了“蒋蔚”宝贵的机会。这届的玉兰花开,激励着我在这美好的新时代,从我的新起点出发,继续追逐我越剧事业上的梦想。
樊婷婷
上海越剧团
打破刻板印象 走出程式限制
浅析樊婷婷在越剧《山海情深》中的人物塑造
文|杜竹敏
上海越剧院金派花旦樊婷婷凭借《山海情深》中“蒋蔚”一角喜摘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
虽为“配角”,但樊婷婷在该剧中的分量着实不轻。在这出聚焦对口帮扶、全面小康的越剧现代戏中,她饰演的青年志愿者蒋蔚是解开剧中种种心结、最终打开自己心结的一把关键“心锁”,核心唱段“闻真相翻惊涛”及父女对唱等,无论表演还是唱腔都可看出她扎实的表演功力。
“蒋蔚”一角虽分量颇重,却并不“讨喜”。她不像女主角应花那样外柔内刚,尽显中华女性传统美德,也不像蒋县长那样公而忘私,为扶贫事业呕心沥血。甚至应花婆婆的颟顸无理也应最终的谜底解开而令人同情、唏嘘。樊婷婷扮演的“蒋蔚”虽然有阳光积极的一面,但性格上的冲动、固执等缺点也很明显。“自以为是”和“热血阳光”之间的度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令人反感。
樊婷婷在塑造这一角色时,并没有刻意迎合观众对传统越剧中“完美女性”的欣赏偏好和刻板印象,而是恰如其分地保留了当代青年身上真实存在的一些性格问题,并赋予合理的解释,令人物显得更为真实饱满。如她无法理解应花的忍辱负重,是因为从小生在上海这样一个男女平等、开放自由的生活环境中;她对父亲冷淡抗拒,是因为他始终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家庭的照顾。随着深入苗岭,她的种种“无法理解”也变得善解人意。这样的人物变化是有层次感、令人信服的。“蒋蔚”未必完美,但从樊婷婷塑造的人物身上,很多年轻观众会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蒋蔚”富有都市性、当代性的性格处理外化到表演上,必然带来打破对传统越剧程式的突破。樊婷婷师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派创始人金采风。金派善于塑造大家闺秀,以“神秀英、活兰贞”——即《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盘夫索夫》的严兰贞著称。而“蒋蔚”显然不同于这些传统女性。樊婷婷的表演在旦角基础上融入了不少越剧生行的元素,如台步显然要比旦角步伐更大更快,“蒋蔚”的标志动作——大挥手,也是突破程式的,很好地体现了她“假小子”大大咧咧的性格。在“蒋蔚”这个现代女青年的身上,已经很难看出传统程式化的表演,但是她的唱腔、气质又并未脱离越剧本体。
以江南越剧完成一个扶贫题材的作品,对于越剧本体是一种突破。《山海情深》巧妙地抓住了越剧长于抒情的特色,表现出脱贫除了摆脱物质贫困,更要抚慰心灵贫乏。聚焦富有少数民族风情、色彩绚丽的苗寨,也为越剧载歌载舞的表演提供自由的空间。就全局而言,应花等苗女形象相对离越剧传统还比较近,而走得最“远”的正是“蒋蔚”。她的表演是新颖的,但唱腔又是富有流派韵味的。樊婷婷对“蒋蔚”这个既不同以往又真实可爱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也让我们看到了越剧在新时代题材拓展上的更多可能。
作者|杜竹敏(中国评协、上海评协会员)
文编|忻颖
美编|音云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