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术 | 这个技术,让珍贵血液资源更可及

临床输血智能管理系统

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完成人:王学锋 蔡晓红 邹纬

编者按

瑞金医院内科奠基人邝安堃教授曾教导学生:“做学问,不要只做人家做过的事情。”是的,一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医学更如是。百十年来,“勇于创新”成为了所有瑞金人的精神内核,他们坚持完善科研体系,坚持把创新成果写在病人的健康本上。今天起,我们将推出2022年度“瑞金医术”系列报道,揭秘这些前沿技术……

从采血点到血站再到临床使用,如何确保血液供给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当医生在手术台上为抢救病患争分夺秒,需要紧急用血怎么办?为手术准备的血没用上、如何解决血液回收难题……一直以来,无论是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还是急救用血保障,都是业内关注焦点。

瑞金医院临床输血科创新院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创智慧血液网方案,在长三角地区率先进行用血模式的智慧化升级,逐步将用血点前移分布到手术室、急诊科等地,“靠前一步”服务,为生命救治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和血液资源。

01

快速用血,从“及时”到“即时”

在瑞金医院的手术室里,静静矗立着一台“非一般”的冰箱,通过这台智慧血液冰箱,颠覆了以往的用血模式。据悉此前的用血步骤是:临床提前开具“用血申请单”,输血科根据护士采样的血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再从血库找出匹配的血液作为备血;手术当天凭借临床开具领血单,由专人去取血。有了智慧血液冰箱后,血库会集中将事先匹配好的血液配送至“冰箱”,手术室护士凭借“电子领血码”,“刷卡”打开后直接取血核对并使用,大大节省了取血的时间和人力。

如果遇到抢救病人,输血科可以根据患者与献血者血型的匹配情况,及时进行电子配血,通过智慧血液冰箱指导授权人员及时取用备用血液,1、2分钟内就能完成取血过程,极大提高了抢救性用血的保障能力。

02

智慧用血,守住安全第一要义

“打开冰箱门需要授权刷卡,冰箱里的血也是单独存放于每个抽屉,这些抽屉的‘钥匙’都由输血科远程掌控,哪个授权者可以取用哪个抽屉的血,都由输血科‘说了算’,不可以取用的血是不会被解锁拿出来的,这就确保了用血的安全性。”据输血科副主任邹纬介绍,储存在冰箱里的每个血袋都粘贴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借助rfid技术,即可实现人、设备和血液互联互通。在智慧血液网中,每一袋血液从采集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包括血型、温度、位置等信息都能自动读取,实时上云,全程追溯,无论是在血库、还是医院的输血科、手术室,血液制品都在冷链监测体系内,血液安全和质量有据可查。

据悉,输血科整合了临床医师输血申请管理系统、临床护理pda技术和移动护理app系统,并研发标本储存智能冰箱和app信息管理系统,在长三角首次建立智能输血标本管理系统、远程发血系统;对输血标本从开具医嘱、核查抽血,到输血科检测和检测后存储,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对血液制品从入库到输注前实时全程监控冷链,将输血管理有效地延伸至整个医院,在输血科远端形成用血临床科室的“虚拟血库”,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和最大化实现节能用血,极大提高血液管理水平。同时,全国首创的采用结合包含dia抗原的全面抗体筛查的血库智能管理系统对供、受血者abo血型和rhd、c、c、e和e血型抗原进行全面检测和匹配的新型电子配血技术,有效降低输血带来的同种免疫排斥,改善了患者免疫状态提高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性。

03

按需取用,珍惜每一滴宝贵血液

“以前手术用血都要提前预估,有时准备好了却没有用,有了智慧血液冰箱,可以根据手术情况用多少、取多少。如果前一个病人没用的血,可以在血库给第二个同样血型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交叉配血,配型通过就可以发出第二个指令,允许授权人员在智慧血液冰箱直接取血了!”瑞金医院临床输血科主任王学锋表示,“而且,血浆成分临床也有很大需求,尤其是对烧伤患者,对血浆成分的进一步前移用血,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需要输注血浆的患者,对大量输血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血液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让输血科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以前“人找血”模式到极速、安全的“血找人”模式的升级,用血服务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血液管理水平。

(向上滑动查看)

撰文、编辑 | 唐文佳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