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病例 | 拼出一条生路——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患者自述

在和疾病较量的过程中,瑞金始终勇往直前,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积累了众多独创性的经验。正因为一个一个成功救治的案例,才使得今天的瑞金成为病人信赖、员工自豪、同行尊敬、社会满意的医院。

“病魔在后面穷追不舍,我如果站在原地不动,那无疑是等死;如果我勇敢地向前走,说不定我还能拼出一条生路……”谈起这次的移植手术,今年68岁的刘女士眼眶湿润地说。

因何原因

前年体检的时候,医生发现我的胰腺里有一个肿块,初步判断为良性,嘱咐我要定期检查,以防意外,我非常紧张,两年时间不到,这个肿块就从3cm长成6cm多,还有腹胀等症状。医生告诉我,我的肿块属于胰腺的囊腺瘤,胰腺囊腺瘤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两种,浆液性的如果大于6cm,黏液性的大于3cm,大多是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而我的这个浆液性肿块长到了6cm,已经需要手术摘除了,可我总害怕动刀子。

孩子经常鼓励我,可我还是非常犹豫。通过和医生的交流和查阅文献,我了解到胰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帮助人体的消化与调控血糖,常见的胰腺肿瘤切除的方式又有三种——开放式手术、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切除手术,而我的肿瘤体积很大且位置较深,需要切掉大段胰腺,导致这部分胰岛功能的丧失,以及术后糖尿病风险的大大提高,我一听就头皮发麻,如果以剥夺享用美食的方式“捡”回一条命,那这牺牲也太大了……

经孩子多方打听,了解到瑞金医院与长征医院合作开展的“胰腺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移植”疗法,可以从健康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细胞,再通过“输液”的方式,将它们回输到肝脏血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可谓微创、高效、最小后遗症。怀着对新技术的无限憧憬,以及家人的持续鼓励,我就想,还是硬着头皮去试试吧,或许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呢。

如何移植?

2月初,我们慕名来到了沈柏用教授领衔的瑞金医院胰腺外科,经一系列检查发现,我适合这种疗法,金佳斌医生还嘱咐我,为了这次移植,我首先要吃好睡好,适当运动建立肌肉力量,保持身体在移植前处于一个高标准的状态,做足准备。据医生后来和我描述,手术当天,金医生带领团队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行“机器人辅助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完整切除了我的肿瘤,也切除了近3/5的胰腺组织。从胰腺组织提取到健康的胰岛细胞后,再与放射介入科吴志远副主任团队合作,将细胞回输到门静脉中。整场手术历时5个小时,这样胰岛便能稳定地发挥调控血糖的功能。

术后的我简直是“涅槃重生”!金医生说我的血糖和胰岛功能几乎完全恢复正常,和其他移植手术相比,这种移植还不用服用免疫抑制的药物,可谓“一箭双雕”,不仅摘了肿瘤,还保护了胰腺,不用受术后并发症的折磨。

(术前)

(术后)

金医生还和我说,经病理医生蒋丽读片发现,这个切除的囊性肿瘤,同时还合并了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这种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未来是极有可能进展为一个浸润性癌的。病理医生仔细检查了标本的切缘,未发现任何肿瘤细胞,证明了手术已完整切除了所有肿瘤组织。金医生说,胰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实极其隐蔽,尤其是这种在大体积囊性肿瘤旁边潜伏生长的癌前病变。万幸,正是这次及时的手术切除,才有效避免了肿瘤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据胰腺外科应夏洋医生介绍,瑞金医院自2018年9月开展亚洲首例机器人全胰切除联合胰岛自体移植手术,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瑞金医院更是正在联合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推广这项"小创伤、大获益"的新技术,希望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在此分享我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经历,希望给大家回答一些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手术常见的疑惑。建议患有胰腺良性肿瘤、难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尽早去医院进行个体化手术评估,避免因手术切除、慢性炎症等导致的胰岛功能丧失,也希望他们可以和我一样,用自己的胰岛细胞实现“自救”,在解决外科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门诊时间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周五下午

副主任医师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