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市府大楼(原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曾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49年上海解放,这里升起了上海市第一面五星红旗,并继而成为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直至1956年,留下了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工作身影。之后,市政府部分委办局仍留在此处办公。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
4月24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根钢梁安装到位,位于汉口路江西中路的老市政府大楼在建成百年之后,终于实现结构围合,由此,黄浦区160街坊项目保护性综合改造也进入到新阶段。
上海老市府大楼是黄浦区160街坊项目的核心建筑,根据最初的设计,该楼应该是沿汉口路、江西中路、福州路和河南中路的围合庭院建筑,但在1922年竣工投入使用时,河南中路一侧及福州路转角处的一段并没有完成建设,留了一个l形的缺口,在之后的一百年里,一直处于半围合状态。上海建工二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说,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本着“修旧如故,重现风貌”的宗旨,设计施工。
历史设计图
1922年建成后建筑布局图
但是,大楼已有百年历史,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老建筑,让新老建筑稳稳地“合体”?据介绍,在对已有老建筑进行加固的同时,他们还重新对老建筑各层进行标高测量,同时,为了满足新建建筑在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新建建筑一到四层按使用功能设计层高,实现了新老建筑间通过踏步实现连接。
围合前
围合后
与此同时,想要实现座围合庭院的设计理念,也并非易事。由于建筑年份较早,老楼是砌体结构,而新建的是钢结构。为了实现新老建筑的贴建,且不破坏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在连接部位设置了变形缝,室内部分设置网络地板伸缩缝覆盖,屋面为了保证景观效果,通过建筑面借平,连接处通过统一设计风貌保持整体一致。
效果图
合围工程让这座百年历史建筑作别“遗憾”,预计今年底,老市政府大楼将基本完成建设,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以更加闪亮的面貌回归,成为外滩地区城市更新的新标杆。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外滩老建筑公司总经理介绍,对于老市府大楼,在重现风貌的同时还要重塑她的功能,建成后的老市府大楼地上面积42000平方米,70%将用于办公,30%将是文化和配套商业,同时还有三层地下室,拥有近300个车位,围合庭院广场将是一个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
– end –
资料:上海新闻广播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