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浦东新区第三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立足课堂实践,加快研究步伐,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助推教师专业深度发展,3月29日下午,浦东新区第三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启动会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召开。

提升项目化学习质量与内涵:

研究与实践均见成效,将常态化开展项目化学习

“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研究与实践已经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以素养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和‘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下一步各学校需要提升项目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从三个方面对持续、稳步、深入、常态化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工作方向:

首先,要以政策文件为指导,推进项目化学习研究与实践向纵深处发展;

其次,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反思并解决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最后,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共建、共享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

据悉,浦东新区是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创新区。近两年来,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和项目化学习实验学校按照《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区校联动、团队合作,有序推进区域内项目化学习实践,以阶段性的成果,提升项目化学习的质量和内涵。

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

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共享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进行的六批培训,范围囊括学校全部学科的近90位一线教师。这些源源不断充实进来的新鲜血液成为了项目化学习探索得以持续推进的骨干力量。”这是在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学校推进工作经验介绍环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在介绍学校项目化推进过程中经验之一:共同体成长范式。

金校长介绍,在探索中,学校会尽量鼓励教师们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展现个人风格和学科特点。在他看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形式推进教学科研,其实际效果要远胜于个人的单打独斗。

因此,进才北校的项目化学习也正是采用了一种开放共享的学习形式:通过打造优秀的项目化学习团队,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汲取集体智慧,同舟奋楫、协作共赢。

比如,项目化学习团队共同研读相关理论书籍,每学期在工作坊范围内召开团队总结会,分享优秀案例;每年5月和11月举行同一批次工作坊的项目化学习成果汇报。通过诸如此类的项目化团队学习活动,每一位团队教师都能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在身边榜样的激励下,深入理解项目化学习元素,完善项目设计,实现团队合作与共同成长。

实际上,浦东新区也正是以共同体式的形式推动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共享,聚智共研,整体推动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工作整体快速发展。

会上,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卜文雄对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上一轮推进工作进行了总结。

他特别提到,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制定并启动种子教师培育方案,通过逐级选拔和专业研修,培育了一支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能力强的专业队伍,为引领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依托课题研究和平台推广,为进一步整体推进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并形成可视化、可借鉴、可推广的项目成果。

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评价工具,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对各项目化学习实验学校的推进工作进行科学评估,总结优秀经验,了解问题困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指导,带动了区域项目化学习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聚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有序高效推进,提升项目设计的“量”和“质”

会上,浦东教发院教学研究指导部主任朱孔洋宣布了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推进绩效评估优秀学校名单,进才中学北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龚路中心小学等18所学校获颁优秀学校证书。

会上还宣布了浦东新区第三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区级种子实验校(25所)、区级项目实验校(79所)、区级创建校(44所)名单,并颁发了新增实验校的铭牌。

会议最后,浦东教发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陈久华依据《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布置了第三轮项目化学习推进工作要求。

陈久华介绍,本学期,浦东教发院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管理组将继续为实验学校提供工作手册和案例集,组织专家团队对实验学校进行分层分类专业培养、专题培训和种子教师遴选培训,指导项目化学习实验校有效设计和开展项目化学习,组织案例征集与评审工作,梳理优秀案例和经验,形成浦东新区项目化学习成果等。

通过专题研讨、实践指导和专业培训等途径,浦东新区义务教育第三轮项目化学习实验校也要组织开展“学习与培训—实践与反思—研究与总结”的项目化学习推进,种子校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实验学校和创建校开展实践与研究。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