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打造!长白228街坊“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样建→

社区食堂是带有公益性质为居民提供服务,还是打造成一个和学校食堂互补可提供丰富品种的模式?人才公寓的定位是高端人才还是青年教师群体?......

3月29日,长白新村街道 “15分钟社区生活圈”228街坊专项座谈会在街道四楼会议室举行。在同济大学社区规划师团队的主持下,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物业管理代表、社区食堂代表以及街道相关部门代表等有关人员一起,共同讨论228街坊的新蓝图。

长白228街坊项目的社区规划师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彦伯表示:“该项目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完全以需求为导向,不带任何预设,通过自下而上的调研先做好聆听者。”

在同济大学社区规划师团队的设计下,整个座谈会以工作坊work shop的形式开展。参会人员都拿到一份详细的研讨提纲,涉及许多大家关心的细节问题,比如人才公寓入住的申请机制、资格门槛如何?社区食堂的台数、座位数、面积容量、出品情况如何?是否建立与毗邻居民区的联动机制?

座谈会中通过设计发问的形式,积极调动与会者“头脑风暴”,大家群策群力,经过投票最终促成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推进228街坊“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编制工作。

从“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

到社区文化商业综合体

作为上海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的

长白228街坊

将以全新面貌亮相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建?

来看新蓝图

以全新面貌重回大众视野

长白228街坊,这片位于杨浦区敦化路、延吉东路、安图路、长白路的四方地块是首批完成的"两万户”工人新村,也是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

起初,为解决本市三百万产业工人的住房困难,上海率先以"工人新村”为理念,建成了一批新住宅共9个村,可供两万户家庭居住,"两万户”因此得名,其中杨浦占了一万户。这也是“两万户”的由来。

目前,作为上海城市更新重点示范项目,刚刚完成改造的228街坊已经华丽转身重返大众视野。

全新的长白228街坊将集长租公寓、智慧型净菜超市、餐饮美食、艺术培训、中心绿地于一体,配备多重业态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为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板街坊。

长白228街坊项目既有对部分旧建筑的完整保留和修缮,也有合并与复建。城市更新后的228街坊将成为见证上海城市发展的现实载体与生动教材。

一场重塑社区活力的实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黄怡认为:“城市规划往往是无面孔的,而社区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体现出公众参与阶梯的理念。”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指公众参与是指在社会阶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对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实施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

在这其中,社区规划师就承担了协调和斡旋的角色。他们以职业经理团队的形式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为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诉求“代言”。城市规划师向社区规划师的转型,需要从一个单纯“画图匠”转变为一个社会工作者。

长白228街坊“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建?李彦伯副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们组成了一支特别的社区规划师团队,他们走出校园,不再满足于文献研究与理论推演,而是直接走入真实里弄社会,开展田野调查、设计实践与治理探索:进行了一场“公共空间改造——吸引居民回归弄堂——重塑社区活力”的实验。

“大家就像玩桌游,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摆放道具,让居民玩在其中。不仅是一条条意见汇总和表达,更希望居民能够表达出对街坊的价值认定。我们设计的调研表格就像菜单一样,摆上桌让居民们来‘点菜’。”调研会结束之后,李彦伯副教授还沉浸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兴致高昂。

效果图

长白228街坊项目推进过程中,在街道、居民区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以社区规划师为主导与协调轴展开,各方共同呈现了一个合作治理样本,量身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践行。历史风貌与城市更新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这片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热土也将续写杨浦故事。

文字/图片:沈莹(实习记者)

编辑:奚宇轩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