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保建筑】杨浦区图书馆、上海鸿德堂、虹桥源1号...品鉴折衷主义全盛期历史建筑

1920~1945年,上海地区中国式折衷主义建筑经历数十年的探索期,来到了它的全盛期,典型代表为杨浦区图书馆、上海鸿德堂、虹桥源1号、上海江湾体育场、亚洲文会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

(一)

杨浦区图书馆

杨浦区图书馆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由董大酉设计,张裕泰合记营造厂建造,于1934年开工,1935年完成。1994年2 月,该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三年多的修缮扩建,2018年10月1日,这座尘封了八十载的老建筑重新开放,开馆接纳市民。2020年,入选第一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图书馆外观取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的混合式样,门楼则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附以华丽的装饰,其四周平台围以石栏杆,充分显示中国建筑色彩。全部建筑物系钢筋混凝土防火构造,外墙为预制混凝土板。大门前设大平台种植花木,平台前两边各竖旗杆,以壮观瞻。

建筑材质多样,外墙用的是石材,斗拱、梁枋、椽子构件其实也都是钢筋混凝土,屋顶下的飞椽和斗拱上都饰以彩画,屋面使用的则是琉璃瓦,门楼内的大厅装饰也非常讲究,硃红色的柱子、平棊天花、旋子彩画都尽显奢华 。

(二)

上海鸿德堂

鸿德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59号,是一座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鸿德堂平面呈长方形,一共2层,因上层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故外观看上去好像分为3层。底层设小厅,二层为礼拜用大厅,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入口处为方形钟楼,屋盖为四方攒大屋顶,房屋外墙清砖砌筑,并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重彩画。

(三)

虹桥源1号

虹桥源1号不仅是虹桥机场区域现存最老的建筑,也是目前上海中西合璧花园住宅的典型代表,东楼具有研究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形式探索及实践的重要历史、科学和建筑艺术价值。该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奖项,并于2022年9月,入选第三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

(四)

上海江湾体育场

上海市江湾体育场位于杨浦区国和路346号,原名上海市体育场,曾有过“远东第一体育场”的美名。项目由建筑师董大酉主持设计。1934年8月奠基开工,1935年8月底竣工交付。

(五)

上海外滩美术馆

(亚洲文会大楼旧址)

上海外滩美术馆(亚洲文会大楼旧址)建筑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是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亚洲文会大楼显示出对中国建筑更深刻的理解,并第一次把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装饰作为装饰艺术的母题,把中国建筑传统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的结合做了一次积极地尝试。

(六)

中国银行大楼

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3号。整个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平正冲和,顶部设计是颇具中国传统风格,四方攒尖,中心缀以帽结,覆以暗绿色琉璃瓦,坡度平缓,屋檐下饰以石斗拱,是外滩唯一彰显民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中国银行大楼立面 (许一凡摄)

在全盛时期的建筑设计圈,经过多年人才培养与经验积累,本土设计师已掌握了一定话语权,他们逐渐开始打破中西民族界限,思考传统、传承问题并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受全球建筑现代化浪潮冲击,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式服从功能,采用中国固有式手法,按照中国古典建筑的章法,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满足新功能要求。

– end –

供稿:市历保中心、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