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
在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供给方面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
它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很多80后、90后对这些概念已经很模糊了,
但对于50后、60后、70后来说,
供销社应该是童年中不可缺失的一段回忆。
供销社,又称供销合作社
出现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是合作社的一种形式。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
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超市,
但每个村镇都会有一个供销社,
家里吃的粮食、穿衣用的布匹
都可以凭票在供销社里买到。
那时的供销社便是
大家日常生活的全部,
里面的东西也从来不愁卖不出去。
尤其是过年前,
要给老人做套被子,
给孩子缝一身碎花的新衣服,
都得提前去看看有没有布匹,
有时甚至会排上一天一夜的长队。
听父辈们讲,
作为孩子的他们最喜欢的
就是和大人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
争着去帮忙办理,
其实心里盼望的是多剩一点硬币,
可以给自己攒下来买别的。
踮起脚尖、伸长脖子
向柜台里看去,
眼睛始终不愿离开
柜台里花花绿绿的糖果、小人书
……
拿着攒下来的钱
去买上一颗糖果
是件可以快乐一整天的事,
吃完的糖纸也不会丢,
捋捋平,又是一个新宝贝。
那时候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当年村头村尾热议新进商品的信息、
起早贪黑怕买不到东西的焦急、
求着大人带自己去供销社的哭泣,
都深深地留在那一辈人的记忆里。
曾经的“背篓商店”,供销社职工挑货下乡。
琳琅满目的商品,这是不是你最期待的时刻呢?
国药商店地鳖虫养殖场。
可不能小瞧这些小虫,每只小虫都有着它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药材!
大排长龙的点心店,相信有很多人仍旧爱着那个味道!
生猪繁殖场?一个令人羡慕的地方。或许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猪肉。
一滴猪油,一碗米饭,绝对香!
要是能再夹上几粒猪油渣,细细咀嚼,唇齿留香,童年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九十年代的迎春商品展销你去过吗?那可叫一个人山人海。
糖果、玩具、衣服、鞋子……样样都有,可以逛上一整天!
凭票购物,是当年供销社的一大特色,没有这些票据,再有钱也买不到。如今,这些票据都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躺在收藏爱好者的抽屉里面见证着历史。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
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地位也悄然淡化。
以前在乡村的供销社,
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批发部代替,
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
专门跑到供销社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那个年代的供销社,
逐渐成为50后、60后、70后
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不知道大家对于供销社是什么印象,
欢迎下方讨论留言
图片来源:区供销社
通讯员丨翟玉华
编辑 | 刘家园
责编 | 程佳域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