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他设计了徐家汇书院和西岸美术馆

3月7日,202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获奖者是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该奖项在国际上被视为建筑界的最高荣誉。

david chipperfield

在其引言中,评审团指出“(戴卫·奇普菲尔德)致力于创造低调但具有变革性的公民存在以及公共领域的定义——即使是通过私人委托项目——始终以节制的方式来实现,避免不必要的手法并避开趋势和时尚,所有这些都传递了一个与当代社会极其相关的信息。这种提炼和执行深思熟虑的设计的能力,是一个近年来并不常见的可持续性的维度:这种可持续性是具有针对性的,它不仅去除了冗余,而且创建了能够在物理和文化上经久留存的结构的基础。”

在回应他的当选时,戴卫·奇普菲尔德说——

我把这个奖项作为一种鼓励,让我不仅继续关注建筑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且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师,在应对现存的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挑战时,所能创造的贡献。我们知道,作为建筑师,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更加突出和更高参与度的角色,不仅创造一个更美丽的世界,而且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世界。我们必须迎接这一挑战,并帮助激励下一代以远见和勇气承担这一责任。”

戴卫·奇普菲尔德和徐汇也颇有渊源,徐家汇书院和西岸美术馆都是他重要的设计作品。今天,让我们跟随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的视角,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看这两件作品——

zikawei library

徐家汇书院

徐家汇书院坐落于徐家汇教堂广场南侧,建筑设计风格简约中透着精妙,既强调对徐家汇地域、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又体现图书馆个性化特色。

徐家汇书院 ©rex zou

设计之初,事务所首先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处理好新建书院和既有历史建筑、城市广场的关系。最终,事务所选择专注于“城市修复”,充分尊重徐家汇天主堂以及周边的其它保护建筑在该区域的历史价值,使之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新建筑的位置、体量以及前场的景观设计塑造成了以教堂为主导的规整的城市广场;另一方面,为避免与教堂主楼的26米高度(尖顶51米)竞争,将新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

徐家汇书院 ©rex zou

书院主体结构呈长方体,细长的立柱从地面垂直延伸到屋顶,包裹了整个建筑,使建筑体量抽象且统一。这些立柱也形成了各层的敞廊,成为联系书院与广场的特色过渡空间。事务所通过对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的全面研究,选择了混合石材骨料的预制混凝土来建造这些立柱和外立面的其它部分。内敛、平和谦逊的色调,避免与教堂形成竞争关系,同时又烘托出教堂古典沉稳的外立面。

徐家汇书院 ©rex zou

考虑到书院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用途,事务所在室内空间创建了一个专注于书籍的中央空间。中央空间由两组书架阵列和一个16米高的中庭组成,并在书架之间增加了两个夹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光盒空间”,这样的设计拉近了中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书籍和空间融合在一起。

徐家汇书院进门处的建筑模型由奇普菲尔德事务所赠送,清晰展现了书院的整体建筑结构。

虽然徐家汇书院地处闹市街区,被高大的城市建筑所包围,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徐家汇的一道风景线,倒似陶渊明笔下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一种特别的优雅与活力。站在书院的阳台,凝望天主堂和教堂广场,特别有时空对话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时空的拓展和百年海派文脉的传承。

徐家汇书院 ©沈国栋

west bund museum

西岸美术馆

西岸美术馆历时6年完成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由三个彼此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盒子组成,每一只“盒子”朝外的一侧,都设有巨大的透明玻璃窗,让身在其中的观众可以饱览西岸美术馆大道、黄浦江和城市风光的全景。

西岸美术馆(资料图)

三个盒子各具功能,以风车型旋转排布,再由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相联接。三个主要建筑体量均为17米高,分别由上层和下层组成,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沿江形态分布,营造了人与空间的平衡和谐之感。

西岸美术馆 ©simon menges

西岸美术馆展厅1&2用于系统呈现现当代艺术史的“常设展”,展厅3则聚焦不同艺术版块与跨学科展览内容的“特展单元”,在为观众呈现现当代经典艺术的同时,亦以展厅0项目探索公众参与艺术生产的过程。而美术馆负一层空间的智造展厅则旨在综合艺术体验和艺术教育两大功能,充分运用自然采光的地下空间还设有“书架”“多功能厅”等功能,连接起不同的参与群体,为全龄段观众带来从观察、体验、理解到创作的完整艺术美育体验。此外,馆内书店、咖啡厅、餐厅等服务设施全年向公众开放。

西岸美术馆 ©simon menges

在奇普菲尔德看来,博物馆和美术馆作为文化机构和建筑物都为其所在地的都市生活提供了一种转型。充裕的室外空间使它们不再是座堡垒,而是人们彼此联结、聚集和观察的场所。如此的建筑本身就是这座城市的礼物,是那些从来未曾走进过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人可以一起享受的公共场所。

西岸美术馆黄浦江景 ©simon menges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还特别提到,奇普菲尔德建筑特点总是优雅的、内敛的,具备永恒感,并辅以干净利落的结构和精致的细节,每件作品都彰显出清晰的风格、令人惊喜、蕴含丰富的底蕴并自信地存在着。在这个过度商业化、过度设计和夸张的时代,他始终能实现平衡:无论是在现代极简主义建筑语言和表达自由之间,抑或在抽象陈述和严谨优雅之间——而且从不缺乏复杂性。

欢迎你来徐汇,近距离感受大师杰作!

end

编辑: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