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 深研协同创新 喜添中本贯通

近日,上海市教委批复同意增设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申报的“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专业。中职和职业本科大学的“联姻”,这是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一次新的尝试,是航校结合多年航空专业办学的积累与努力。

强强联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航空服务人才

近年来,上海民航业不断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对于高端航空服务人才需求巨大。而当前上海地区欠缺本科学历民航服务类专业毕业生,为保障民航企业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需要补充大量高端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开设的“航空服务”专业是上海市示范性品牌专业,拥有全国首家航空服务综合实训中心、吴尔愉服务法培训基地等多元化服务技能实训场所,与国内外众多航空公司和机场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航空服务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该专业学生连续十六年为上海市“两会”提供礼仪服务,获得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同时,“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20余年空中乘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适应民航业快速发展对高端客舱服务人员的迫切需要而设立的本科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七年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有利于统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打造民航业高端服务人才,也是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一次新的尝试,将对培养具有本科知识水平、高技能的一线人才,同时完善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有效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贯通培养,建立全方位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

据介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中本贯通专业的学制为7年,学生前三年在航空服务学校学习,如完成中职阶段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达到毕业条件的,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学生再通过市教委统一组织的转段考试后,后四年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习,对完成本科阶段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本科院校毕业证书。在贯通模式下,中职校与本科院校间的沟通交流将更便捷顺畅,有利于打破原有课程、学科间界限,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融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为一体,以多元整合为策略,重构课程新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跨岗位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符合高素质应用型高端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要求。此外,两校还聘请航空公司、机场公司专家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实行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理应更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航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王凤娟表示:在上海地区尝试探索航空服务专业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在航空公司、机场集团等高端服务企业从事民航旅客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精艺术、强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更好地打造“上海服务”品牌,服务上海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航班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新的贯通专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两校希望依托本专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积极的经验。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