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镇因通波泾、外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河流汇集于泗泾塘,故名。位于松江区东北部,东与九亭镇毗连,南与新桥、洞泾两镇接壤,西与佘山镇为邻,北与九里亭街道、青浦区交界。
唐天宝十载(751年)属华亭县。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属娄县集贤乡三十八保。1912年,华亭县、娄县合并为华亭县,1914年改松江县,属松江县。1949年8月建泗泾区,辖八乡一镇。1957年7月撤区并乡,泗泾镇为县属镇,八乡合并建泗联乡。1958年9月建东方(后改泗联)人民公社。1978年3月,泗联人民公社析建为九亭、泗联、洞泾3个人民公社。1984年4月,泗联人民公社改泗联乡。1991年4月撤销原泗泾镇、泗联乡,建立新的泗泾镇,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号。
泗泾镇历来为松江北部工商业重镇,2004年被国家七部委列为上海市14个重点镇之一,次年,泗泾下塘被列为上海市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曾获全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千强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上海市一级卫生镇、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双拥模范镇、上海市平安社区等称号。
2019年,泗泾镇辖区内户籍人口5万,常住人口21万,总面积23.48平方千米。有市、区、镇、村级河道70条(段),主要河道有淀浦河、泗泾塘、北泖泾、洞泾港、通波塘、三泾河等,均可通航,航线通达上海市区、浙江等地。嘉松、嘉金、沪松等公路过境,轨道交通9号线设泗泾站,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交。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建有泗泾都市农艺园和镇、村级农场。1992年后,耕地面积锐减,2019年仅存200余公顷。明代起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清末民初,米行、米厂、酿造、竹木四大行业是维系全镇经济的支柱。80年代起,工业发展迅猛,工业企业集中在东部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有新型建材、汽配、食品、油墨、机电、专用钻头、电子产品等工业行业。2016年后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科创新镇,形成智慧安防、智能制造、智联元件三大产业集群核心。
21世纪起保护开发利用古镇,修缮古建筑,挖掘与传承其文化内涵,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坚持土地绿化、环境美化、产业优化,推动生态美镇建设。镇内建有首批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资源同步建成。全镇有23所学校、2所医院,有4个标准化菜场,有古镇戏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锣鼓艺术“十锦细锣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保护建筑48处,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29处。福连桥、安方塔、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马家厅等知名。土特产有三星豆腐干、阿六汤圆等,广利粽子2006年被评为上海名点。
编辑:杨露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