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窗听说过吗?在角里遗珠未蒙尘~

河蚌盛产在江南,因其孕育珍珠备受古今中外的追捧,然而,稀松平常的蚌壳也并非“平淡无奇”。旧时江南地区,不少百姓便以蚌壳作为窗片使用,称之为明瓦窗,因其既有遮风挡雨的实用价值,也有美化建筑的装修效果,备受百姓欢迎。近日,一位上海交大退休老教授冯国郢在朱家角古镇探寻发现,景区内也存在如此工艺,并为市民游客解读它的“前世今生”。

在西井街67号,一片片如鱼鳞般的蚌壳镶嵌在临河老宅的木格窗内,冯教授指着老宅上的一扇窗户娓娓道来:“你看这扇窗户和别的不一样,它是先将蚌壳精心磨制成豆腐干大小,再用薄竹片编织成网格,然后镶嵌其中,称为明瓦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蚌壳窗’或‘蠡壳窗’”。

冯教授热衷于古建筑的文化挖掘,如同城市里的“考古家”,大到老房子、老桥,小到铁艺、地砖,足迹遍布江南水乡古街老巷里。这次,在她的“考古”路线上,朱家角镇共发现西井街67号和西湖街94号两处存有明瓦窗,西井街67号的明瓦窗是目前朱家角古镇保存最完整的。记者现场看到,这些明瓦约巴掌大一块,厚度仅为0.1毫米左右,虽经风雨洗刷,明瓦表面的弧形纹路依然清晰,明瓦内壁上隐隐闪现特有的珍珠光彩。

小小的明瓦窗也颇具历史故事。据资料显示,唐代以前,房屋上的窗户大多是直棱的木栅,外装可开闭的木板窗扇,关起来就不透光亮了。到了宋代,随着木浆造纸术的发展和大量生产,窗户上就糊纸了,也就出现了花格的木窗棂。但纸不耐久,经不起日晒雨淋,经常要重裱。江南一带盛产蚌类,有人将其磨成薄片装点窗户。薄而平的蚌壳,坚固耐用,防火、防水、防风,不但具有透光性能,还能有效过滤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室内家具不易褪色,便被广泛应用在窗户上,蠡壳窗很快就盛行起来了。在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大号宝船上,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八枚蚌壳,它们散发着珍珠光彩,揭开了郑和宝船在浩瀚大洋上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的谜团。

近年来,朱家角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逐渐吸引市民游客从单一的旅游景点“打卡”延展至与景点建筑“阅读”。如同这些饱含古人智慧的明瓦窗或许不那么起眼,却是千年古镇朱家角历史文脉发展的见证,亦是市民游客与水乡古镇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和了解感受江南文化基因的一处“窗口”。

记者:高军

摄影:高军

实习编辑:江烨

编辑:李璨

责任编辑:魏阜龙(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绿色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