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口服药研发再获新进展!英矽智能自有AI平台赋能下第二款药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月21日,记者获悉,人工智能制药公司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创新药ism3312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许可,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将是第二款在英矽智能自有ai平台赋能下发现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有望实现单药治疗

记者了解到,ism3312是一款靶向主蛋白酶(3clpro)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更广谱的抗冠状病毒活性、优秀的单药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潜在抗临床耐药突变的能力。

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ism3312可显著降低肺部组织病毒载量并明显改善肺部炎症,且具有广谱抗冠状病毒活性,对多种新冠病毒流行株(如:sars-cov-2野生株、delta、omicron)及其他类型的冠状病毒(如:sars-cov、mers-cov等)均显示出抗病毒活性。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ism3312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特性、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可在较低的剂量以及较低的暴露量下起效,且无需与其他cyp3a代谢酶和p-gp抑制剂(如:利托那韦)联用,从而有望进一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扩展药物的适用人群。

此外,鉴于冠状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在使用paxlovid™和类似的批准药物时,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ism3312具有克服临床耐药性的潜力,这可能为目前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同一作用机制药物造成的耐药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表示:“在新冠项目中,英矽智能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将人工智能平台能力与研发团队专业能力相结合,设计了具有新颖结构和分子骨架3clpro抑制剂,与已上市的同靶点药物相比ism3312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优势。我们期待通过针对新冠药物研发的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试验惠及全球患者。”

尽快启动在中国的临床试验

作为一款由ai参与设计和筛选的小分子候选药物,ism3312的化学合成相对简便,生产成本优势明显。从商业可及原料到化合物制备仅需两步合成,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解决患者用药可及性问题。

英矽智能表示,将尽快启动ism3312在中国的临床试验,探索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在不同新冠患者亚群中的药效和安全性,尽快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选择。

英矽智能高级副总裁、临床研究负责人sujata rao博士表示,“对潜在新冠疗法仍然需要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进行科学评估。ism3312是一款由人工智能设计的分子,具有与现有3cl蛋白酶抑制剂不同的作用机制,并以全新的不可逆共价结合机制与靶点蛋白相结合,有潜力在人体上体现出较优异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和安全性,具备低剂量起效和无需联用等特点,有望为应对全球疫情大流行提供创新的治疗选择。”

新冠暴发之初,英矽智能利用sars疫情中发现的病毒结构和知识来训练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是率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的人工智能制药公司。

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2019年6月在浦东新区注册并落地,目前在张江、外高桥等地区均有布局。据悉,自2021年以来,在人工智能平台pharma.ai的赋能下,英矽智能高效发现了10款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覆盖纤维化、肿瘤学和免疫学等疾病领域,其中进展最快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候选药物已完成在新西兰和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将于近期启动全球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该候选药物在2023年2月获得fda孤儿药认定。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