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2年11月12日,2022上海大都市圈年度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成功举办。论坛由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主办,以“都市圈空间协同与韧性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副教授进行了以《经济韧性——大变局下中国都市圈的成色锻造》为题的报告。王伟副教授分析了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经济韧性的研究,并展望中国都市圈韧性发展的前景。
演 讲 嘉 宾
王伟
面对中美博弈、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一系列世纪事件带来的黑天鹅与灰犀牛影响冲击,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种压力交织之下,都市圈作为介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间更加可为的一种区域空间形态与载体,正在越来越具有一种特殊的战略价值。在我国多重新型“安全-发展”关系构建过程中,都市圈的韧性,特别是经济韧性已成为衡量一个都市圈成色品质的核心属性。
// 图1 历史大经纬下的中国都市圈
01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我国城市群经济韧性评价
经济韧性有两个维度,一是易感性,即地区经济对冲击的敏感性或脆弱性;二是适应性,即区域或城市经济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尽量免受冲击或干扰并迅速成功应对冲击的能力。城市群经济韧性评价研究采用了“市场视角+企业粒度”的方法,从5个维度构建经济韧性评价框架,即底基维度、网络维度、活力维度、诚信维度和创新维度。研究在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我国城市群的经济韧性水平比较,即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韧性、外围城市韧性以及城市群“中心-外围”韧性。
// 图2 城市群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以国家优先发展的五个城市群为例,在中心城市韧性比较中,上海的经济韧性得分最高,其次是北京。长三角城市群的杭州排名居中,南京、合肥较靠后。在珠三角城市群,深圳得分略高于广州,虽然低于上海、北京,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 图3 城市群中心城市韧性比较
在城市群外围城市的韧性比较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原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外围城市韧性水平排名前五,从2015年到2019年的韧性变化比较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的外围城市一路领先,之后略微下降然后再反弹。排在五名以后的城市群,其外围城市韧性的波动非常大,这就反映出如果只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外围表现则起伏不定,将对整个城市群建设的稳定性带来很大影响。
// 图4 城市群外围城市韧性比较
在城市群“中心-外围”韧性比较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处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韧性均较高的第一象限;海峡西岸和山东半岛处于中心城市韧性较低但外围城市韧性较高的第二个象限;长江中游和成渝则处于中心城市韧性较高但外围城市韧性较低的第四象限。从差异变化系数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差异比较平均,差异最小的是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的差异较大。
// 图5 中国城市群“中心-外围”韧性比较
这些研究数据反映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外围城市以及中心—外围城市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而奠定了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基本结构关系。
02
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组织特征诊断
聚焦国家当前特别关注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针对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开展了空间组织特征诊断。在剧烈的全球产业竞合关系重构过程中,区域产业也快速重构,关键是畅通区域产业经济链条,形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单元,而都市圈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尺度。
在这个逻辑下,以我国五大都市圈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对象,将内外循环作为两个坐标轴,评价不同产业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发展情况;选择全球价值链高度、区域集聚度水平、分产业链环节区位商和产业网络分析作为诊断指标。
// 图6 诊断思路框架
从全球价值链高度测算结果看,我国五大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深,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的依赖性较高。其中,京津冀的嵌入程度最深,珠三角和武汉都市圈次之,上海大都市圈还有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根据区域集聚度水平测算分析,我国五大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可划分为三大梯队,上海大都市圈与珠三角稳居第一梯队,“双核”模式主导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布局;京津冀与成渝位列第二梯队,武汉都市圈相对落后。产业空间结构由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集聚中心的向心集聚演变为双核或多集聚点分布格局,趋向多头并进、多核建设的发展模式。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 图7 五大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
分产业链环节区位熵测算分析显示,从都市圈产业链优势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和珠三角掌握了电子元器件制造等核心环节,且专业化优势占据产业链上游到下游的多数环节;其他都市圈的产业链较为分散,生产协作配套不足。从都市圈内部产业链分工来看,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力和带动力尚未有效发挥,尚未形成产业链分工协作机制和错位发展格局。从都市圈内部产业链完整度来看,珠三角和上海大都市圈优于京津冀、成渝和武汉都市圈。
在产业网络方面,五大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网络发育水平可分为三大梯队。其中上海大都市圈和珠三角稳居第一梯队,而京津冀中的北京虽然强大,但与周边地区的外溢和承接关系尚未形成。
// 图8 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网络
通过对我国都市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我国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较深,但行业发展竞争力亟待提升;第二,产业集聚存在梯度与阶段分异,都市圈内部趋向多核发展;第三,都市圈内产业联系度较弱,以圈带群效应不明显;城际产业生产链条分工模糊、尚未成熟,都市圈实现高水平均衡与协作分工状态仍然任重道远;第四,区域产业双循环发展重心有所偏倚,区域经济循环的堵点断链犹存。
03
都市圈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韧性协同分析
本项研究主要关注我国都市圈经济韧性及其时空差异特征,以及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在都市圈经济韧性中所发挥的作用。金融发展是指由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创新所形成的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带来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研究采用金融存贷款余额的数值来衡量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指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研究采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
// 图9 都市圈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韧性研究框架
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研究选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至2019年开展分析,并划分为2个时期,ⅰ期是(对风险的)抵抗期(2009-2012),ⅱ期是恢复期(2013-2019)。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对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拟合,然后进一步对三类观测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全样本、低韧性样本、高韧性样本),得到经济韧性和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三种关系。第一种是发展缺位,比如信用机制、金融体系、资金周转表现不佳,或是第三产业萎靡、产业创新缺失、过度依赖低端产业。第二种是发展平衡,这两者总体表现较好,金融工具创新、金融资源流动,风险内部化;第三产业高端化和智能化,产业风险池扩大。第三种是发展过位、脱实向虚,由此带来金融系统性风险、信用危机和金融供需失衡,产业方面则表现为实体产业空心化和产业资金链脆弱性。
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圈经济韧性的高低以及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高低进行划分。其中,长三角的都市圈处在低韧性、高水平的发展过位状态,虽然长三角区域一直强调上海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资本的力量也比较强,但发展过程中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匹配尚未实现最佳结合,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了实体经济发展。今后,都市圈在经济治理的过程中要关注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中的分类政策矩阵,循序渐进地向均衡状态发展。
// 图10 都市圈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分类政策矩阵
04
总结与展望
基于前述研究,提出韧性时代中国都市圈发展与规划的几点认识。
首先,都市圈本质上是经济形态+空间形态+生活形态+制度形态的综合体,缺乏任何一种形态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都市圈研究是地理+数理+物理+治理研究的集成体,不应只是依序渐进的串行研究,迫切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并行研究;在中国语境中,都市圈规划是自下而上的“圈”(尊重规律)与自上而下的“图”(意图落实)的动态互促,既要尊重一个都市圈发展内生规律而形成的“圈”,也要理解国家意志自上而下要绘制的“图”,在“圈”和“图”背后既有显秩序、显规律、显逻辑,也有隐秩序、隐规律、隐逻辑,“显隐交织”的博弈均衡考验着规划者的科学水平,也考验其管理艺术。
其次,如何建圈?未来都市圈规划评估应重视经济韧性的植入。为此,提出都市圈经济韧性评估的5kpi框架:①中心城市的引领性;②“中心-外围”的分异性;③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的自主性;④供应链的区域协同性;⑤实体-虚拟经济的平衡性。
最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亦是规划的精髓。都市圈规划不仅是画一张蓝图,更重要的对其有效实施的谋划,这需要我们始终保持理性清醒的态度和认知。
1)克服木桶效应:找到“最短的”短板。要不断识别都市圈发展中最短的短板,让最短的短板提高,以提升整个都市圈的安全性;
2)疾风知劲草:找到“最韧的”种子。要前瞻性发现都市圈中蕴含未来潜能的新型企业和行业,给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培养出更强韧的经济基因;
3)烈火炼真金:用空间的弹性助力经济的韧性。空间是规划人手中最大的“武器”,如何用智慧的、实时的、敏捷的空间弹性来推动助力经济韧性和活力,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出的最有价值的考题。
本文基于专家报告整理,文中图片由专家提供。
专家简介
王伟,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主要关注领域为:空间规划与治理、大数据与城市精细管理、城市更新与财政健康、城市群/都市圈规划理论与方法等。目前兼任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居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新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已出版《湾区方略:中国东部沿海区域规划研究》、《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集合能效研究》、《信息革命与智慧城市规划》、《世界著名大都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比较研究》;译制《城市的隐秩序:市场如何塑造城市》、《城市规划-写给城市领导者》、《财政规划-写给城市领导者》等。
(来源:上海大都市圈规划)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