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江南
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案例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2022年,以“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成功举办,会上发布了第二批“最江南”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我们推出专题系列,展示上海入选的15个乡村,探寻这些乡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与文化特征。本期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嘉定区安亭镇星明村。
▼点击视频了解星明村▼
星明村位于安亭镇的东首,东与嘉定新城,南与南翔镇相邻。规划在千亿级环同济大学经济圈内。北侧与f1赛车场和上海市最大的体育公园相邻。全村总面积2.46平方公里。近年来获得过多项荣誉:2018年,荣获度安亭镇环境综合整治先进集体;2018年,荣获安亭镇城市精细化管理先进集体;2018年,荣获嘉定区文明村;2020年,荣获嘉定区美丽村落。
01
乡村文化资源
四水归堂。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一些达贵之户矗起了一幢幢明清建筑,称"四水归堂”,即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成院子(天井)作采光排水之用,北方称四合院。这种四水归堂若成口字形,称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三进院落,依此类推有四进、五进的。一进院落有东巷蒋家大院,仓场大房、二房。二进院落有东巷陆家三房,南巷蒋家、江家、陈家、蔡家,西巷刘家。三进院落有东巷陆家老屋,四进院落有北巷沈家连体三幢平列合成,内有墙门间三间,客堂三间,厅堂二间,天井六处,堂匾“松茂堂"。
特色建筑。东巷蒋宝生在上海滩创业,故在东巷造了西洋楼。南巷戴家楼先人走南闯北,故是中西结合。西巷王汉臣由南翔学做生意回来,受此影响建造的木质楼房。从采光通风,便于做生意等方面考虑,砖墙外封木板,上层前后落地玻璃窗,下层沿河挑空走廊,下有水桥,便于货物上下,充满江南水乡风味。
与花的渊源。历史上有陆巷花市的记载,明清时期浅江是嘉定与青浦两县的界河,东岸属嘉定县,西岸属青浦县,每天沿河开两市,以花、米贸易为主。
02
乡村文化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与保障
星明村作为嘉定新城、安亭国际汽车城、北虹桥综合商务区功能板块间的城边村,未来将结合千年古树·百年陆巷人文特色、“蔷薇满巷”村民自治品牌、科世达(安波福、采埃孚)小院品牌建设契机,紧紧围绕“村居、村企、村村联动”,探索上海城边村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是紧抓人居环境整治机。星明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城乡融合的目标愿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让工作创新成为破题之钥、治理之基。一是推行宅基地平移微调和组团式住房集中更新模式,规划相对合理的宅基地和公共空间。二是借助村内现有水系丰富的地理优势,布局沿河绿带步道、廊桥景观,优化农村宜居环境。环境美,功能配套提升农村宜居水平。星明村将全域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保护乡村自然肌理,注重以水系、村庄景观、人文底蕴的整体融合,打造“蔷薇满巷”品牌,共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民美,积极参与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星明村始终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创建中来,营造“爱星明、爱家乡”的美好氛围。
村民们正在对星明村东南角上两座草垛做微景观改造
二是夯实一网统管基础,助力村级全域管理。摸清底数,掌握信息,认真织好一张“数据网”。星明村坚持属地责任,围绕解决村级全域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共享人口平台信息、村三资平台信息、村务管理处置平台信息等,明晰“一网统管”管理数据。整合资源,配置站点,合力织好一张“守护网”。针对星明村纵深长、地形复杂、涉及单位多的特点,把资源整合、借势借力作为“一网统管”工作的重要一环。规范流程,落实责任,精心织好一张“安全网”。星明村根据工作流程一个标准、业务信息一块屏、协同联动一张网的总体要求,加快形成具有集中度和显示度的成果,发挥“一网统管”优势。
三是落实村级全域管理,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坚持党建引领,结合主题教育,全员参与全域管理。星明村坚持党建引领、自觉对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标准,积极调动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村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宜居家园,分层推进全域管理。星明村以创建宜居家园为契机,坚持从点到线再到面,因地制宜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不断夯实全域管理基础。坚持资源整合,结合智慧安防,精心落实全域管理。针对星明村纵深长、地形复杂、涉及单位多的特点,把资源整合、借势借力作为全域管理的重要一环。
四是紧抓农村住房更新机遇。星明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城乡融合的目标愿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让工作创新成为破题之钥、治理之基。一是推行宅基地平移微调和组团式住房集中更新模式,规划相对合理的宅基地和公共空间。二是借助村内现有水系丰富的地理优势,布局沿河绿带步道、廊桥景观,优化农村宜居环境。三是利用原有纵横宅间小道,新建村民组外围道路环线,形成村宅道路网。通过规划,明确宅基地、道路、绿化等项目点位,加快改善乡村面貌。
供 稿:市社联办公室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