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长兴中学,自成功申报“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以来,从管理、师资、课程、德育、教学等各个方面积极推进强校工程建设,与强校、名师联手实施”青蓝工程”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探索新时代适合岛情、学情的办学新理念,研究减负增效作业单,制定校本化、个性化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升,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生在各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学校办学渐渐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激内力借外力,
让强师成为强校的原动力
正如校长王伟所说:精准施策是“强校工程”的关键。长兴中学基于目前教师现状,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校本研修”,面向年轻教师、新教师开展“见习规范化”、“青蓝工程”,以及面向成熟教师开展“专业研修活动”,初步搭建形成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优师三级梯队发展模式。这一举措充分调动起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教师们变“学校要我发展”为“我自己要发展”,大大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同时,学校扎实推进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推进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的“双研究”工作,加强课程标准的研读,解读文本,进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在强校工程的推动下,长兴中学也有了更多接触优秀资源的机会,各学科和专业师资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结构更趋合理,满足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魅力课程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为了促进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长兴中学强化基于校情、教情、学情的单元教学设计,关注统整单元目标下的分课时目标的实现,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问题设置和作业设计。学校不断变革学与教的方式,从激发师生内心需求出发,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将核心素养校本化。
此外,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兴趣,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结构,增加了拓展课程和相关课题研究项目,并组织学生兴趣团队,精心培养艺体新苗,打响学校艺体教育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挖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劳动教育资源,打造校本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新体系。
学校充分给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五育协调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聚焦“身心健美”、突出“关键能力”,鼓励教师争当立德铸魂典范。
健全德育机制,
注重德育实效
学校开展德育积分排行榜公示活动,学生间形成一股赶、帮、超的热情,逐渐在全校内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德育积分制还加强了学校、家庭联系。疫情期间,学校多次组织线上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表现与德育积分情况,实现家校共育。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崇明区长兴中学在“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将继续发挥“强校工程”效应,扎扎实实办教育,努力成为“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百姓心目中的家门口好初中,为每位师生创造美好的明天!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