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浦东高东镇新高苑居委构建社区治理新模式

浦东新区新高苑居委辖区总面积20.18万平方米,由新高苑一期、新高苑四期2个居民小区、34个居民小组组成,小区居民大多由高东、高桥、凌桥等地区动迁而来。辖区总户数为2255户,常住人口628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900多人,小区周边商户近50户。新高苑居民区结合社区实际工作,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由党总支领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牵头,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其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居民代表民主协商的社区治理模式。

01

党建引领,多方参与

新高苑居委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落实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居委两委班子成员、社会组织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社区治理联席工作会议,就涉及社区公共利益、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区服务治理事项进行讨论。

在新高苑小区,社区绿化存在着不少问题:小区楼栋门前的绿植品种过于单一、部分绿植枯死、有多处绿化死角、“破绿种菜”现象屡有发生,而小区居民对美化小区环境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小区内花卉爱好者虽然很多,但大部分居民只是在家附近找一块空地随意种植一些绿植,缺乏正确的养护知识和统一的规划、布局,导致种植效果并不理想,亟需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新高苑居委就小区绿化问题,多次与小区物业、业委会、小区巡防小组开会讨论解决方案,积极寻求改善小区环境的突破口。

通过走访、发放意见征询表、社区云议事厅信息发布、微信群沟通等各种方式了解居民需求,“邻家花舍”微花园建设项目初具雏形,居委为绿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方位支撑。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造多个社区“微花园”,并由居民主动认养、自主种植、自主管理。

02

整合资源,多方共治

新高苑居委成立“同心汇杨园”街区共治联盟,广泛链接有效资源,推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在社区建设领域协同参与,共同推动社区善治。街区共治联盟发起“幸福来敲门”公益项目,以“公益”为纽带,通过整合街区单位、沿街商户的爱心服务和资源,以“关爱”和“贺喜”为主题,走进居民的家中,建设互相信任、相互扶持的睦邻关系。

小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909名,其中80岁以上134人,90岁以上24人。新高苑居民区牵头辖区商户定期开展老人走访慰问。通过在微信群内发布供单征集,链接到多家商户,分别捐赠了大米、长寿面、鲜花等慰问物资,为老人提供免费清洗冬衣服务,安排了1名摄影师和3名志愿者,一同上门慰问老人并拍摄现场照片。

“幸福来敲门”公益项目让小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感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拉进了居民与社区、商户间的关系,积极调动了辖区内的资源,为打造街区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初步实现了“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

03

创新机制,多措并举

新高苑居委推进“党建+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模式,发挥社工、社会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发掘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方面的作用,保证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化。

制定完善的志愿者培养机制,形成志愿者登记、服务记录、培训与督导、回馈嘉许等完善的服务流程;

探索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机制,社工定向联系志愿者,对志愿者开展服务培训、服务督导,提升其志愿服务水平;

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和激励制度,由居委通过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注册登记与管理监督,做到应登尽登、不漏登、不错登。在服务过程中保证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核心作用。

同时以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站为平台,积极整合社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的供需资源,聚焦养老、济困、助残、助学等领域,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区治理服务平台体系,不断丰富“党建+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创新”内涵,探索依据居民需求,精准设计服务项目,将发展志愿服务,作为“群众服务群众、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提升群众”的关键,把发展公益服务集群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上观号作者:上海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