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热展“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之首展“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通过聚焦于1843—1949这一波澜壮阔历史阶段,用六大板块、百余件大师画作、近200件珍贵文献和20万字的研究论文,既提出了“何谓海派”这个问题,又将海派绘画置于上海现代化的进程中,从而得以微观处一窥宏观,全面而又具体地回答了“为什么是上海”这一“灵魂拷问”。
本期就为大家带来“海派词条”,帮助各位对“海派”艺术建立一个直观而全面的认知。
词条.01
✦何谓海派✦
海派绘画早期的美术教育,不仅打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办学模式,而且培养了卓越的师资和造就了优秀的人才,从而孕育了中国美术界的百年辉煌,并支撑起了数代大师之门。图为刘海粟在美专。
✦ 海派 ✦
“海派”最早是对上海地区的绘画流派和京剧流派的称谓,到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上海地区的文学、艺术等都被称为“海派”。“海派”也用来指称上海的地域文化。最初“海派”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五六十年间,它从对上海地区绘画、戏剧艺术风格的评价,逐步演化为对上海城市文化特性的描述。
“海派”一词最早见载于1917年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戏剧类·海派条》,在京剧领域与“京派”相对。尽管徐珂强调此“海”非上海,而是“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非专指上海也。”但是“海派”风格孕育和生长是在上海,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海派”自然带有上海的地域属性,因此“海派”具有指称艺术风格和流行地域的双重涵义。
词条.02
✦何谓海派✦
张大千在西成里16号(今马当路)与知名海派女画家李秋君、周炼霞等合影。女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然成为海派艺术不容忽视的一抹绚烂,其证明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第一,女性获得更为独立的地位;第二,她们创作的艺术价值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 上海派 ✦
上海派,是指流行于上海地区的一种风格或作派,与“海派”的含义相近且更强调此种风格的地域属性。1899年,张祖翼题吴观岱(宗泰)画跋提到“上海派”一词,称“江南自海上互市以来,有所谓上海派者,皆恶劣不可暂注目。”20世纪20年代,也有人将报业划分为“上海派”和“北京派”。
词条.03
✦何谓海派✦
✦ 海上画派 ✦
海上画派,是指自19世纪末开始以上海为主要活动中心的书画家群体。清代同治、光绪时期,评论家以“海上”“沪上”“上海”等词来称上海画坛,但未有直接称“海上画派”一词。明清时期对“画派”的界定,常以共同的画学思想、师承关系、笔墨风格为准绳,但也有以活动区域来划分的“画派”,如吴门画派、扬州画派、金陵画派等,以区域来绘画流派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划分。
林风眠《仕女》(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对海上画派的最初梳理,是上海画家杨逸编写的《海上墨林》,此书写于1919年,收录宋代至清末民初在上海的书画家740余人,特别晚清时期活跃于上海的画家,这些书画家被纳入“海上画派”早期的范围,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史家将清末民初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书画家,归称为“海派”。“海上画派”并不以师承关系、艺术风格来划分,而是在近代上海地区都市氛围中探索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书画家群体。
词条.04
✦何谓海派✦
“前海派”“后海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史家对海派绘画进行分期时而产生的词汇,出自潘天寿1926年编写出版的《中国绘画史》中“清代之绘画”。
✦ 前海派vs后海派 ✦
潘天寿在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海派”绘画概念,并将之分为“前海派”“后海派”,称赵之谦开“前海派”先河,吴昌硕为“后海派”领袖。
1925年,日本艺术史家大村西崖撰写的《东洋美术史》中述及中国部分:“咸丰、同治,至光绪间,最有名之画家,当推沪上三熊。……其次有钱杜、赵之谦。……赵之谦之山水花卉,出自八大、石涛,为今日海派之源。”大村西崖将赵之谦视为“海派之源”,潘天寿对“海派”绘画的“前后”分期,以及将赵之谦称为“开前海派之先河”,是否受到大村西崖的影响有待求证。
词条.05
✦何谓海派✦
徐悲鸿《时迁偷鸡》。印刷术的普及、媒体业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展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文化艺术的生态,海派绘画的题材、内容、技法等,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 新海派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区的“新感觉派”作家群体,又被称为“新海派”。“新感觉派”是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受到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影响,主要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他们承继了海派文学世俗化、商业化的一面,着重于都市生活百态的描写,多运用意识流、蒙太奇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极力捕捉人物在都市生活中的主观感觉和人格意识,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极具“现代性”文学的特质。有人将“鸳鸯蝴蝶派”称为第一代“海派”文学,将“新感觉派”称为第二代“海派”文学或“新海派”。
展出作品
江寒汀《百禽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徐悲鸿《白马西风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赵之谦《牡丹图》(上海博物馆藏)
王礼《牡丹双鹊》(上海博物馆藏)
关良《静物》(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虚谷《白猫》(上海中国画院藏)
展览现场
相关展览
历史的星空
——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8日起
展览地点:41米层展厅
温馨提示
入馆参观观众须完成在线预约,现场测温体温正常。参观期间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请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当前展览 ·
41米层展厅
历史的星空——
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遇见美好·点亮未来”——
2022浦东世博地区沪滇青少年绘画展
33米层11、11—1、12、13展厅
朝花夕拾——馆藏查寿兴水彩画作品展
5米层展厅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
0米层17展厅
发光·反光——第十九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0米层前厅、15、16展厅
2022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
0米层b1展厅
2022上海设计10x10全球大奖展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地铁路线: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上观号作者:中华艺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