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海大都市圈环太湖区域绿色发展行动

太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湖泊水体,同时也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的生态空间。环太湖区域范围内水网密布、上下游休戚相关,40%的人都饮用太湖水,可以说,太湖的生态安全影响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背景下,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环太湖区域探索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图1 环太湖区域规划范围

01 发 展 历 程

1、地区初兴、通江达海

农业文明早期,太湖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无锡、苏州等太湖北岸农业城市相对集聚。直到秦汉前,太湖仍是一片水乡泽国,约30%的土地尚未成型;至两汉时期,该地区初步兴起,人口约为60万人(泛太湖区域),仅占全国人口的1.7%;西汉时期,该地区人口密度约为14人/平方公里,而同期中原地区的人口已达到100-150人/平方公里,正如《史记》所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形象地体现了太湖地区发展初期的区域特征。

2、水乡泽国、天下粮仓

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与人口逐步南迁,太湖地区农业发展崛起,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南宋末期,太湖地区的罗、绢、绸、丝、棉等产品产量均占全国首位,是全国三大丝织品中心之一。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当时,苏州是全国的综合性商业中心,无锡和常州是全国的粮食集散地,湖州的制笔名冠天下。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区域内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导致太湖下游河道疏浚困难,灾害频发。唐初时期,太湖地区每19年才发生一次水灾,到清朝水灾频率上升到每2年一次。

3、工业崛起、太湖负担

清末到建国后,太湖地区工业逐步兴旺,水灾情况加剧。清末时期,上海仿洋工业兴起,苏锡常一带民族工业大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沪宁+长江”沿线集中了江苏省98%的工业投资和97%的工业产值,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导致洪涝灾害进一步加剧。

4、开放先驱、治太工程

90年代开始,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同期治太骨干工程开始集中实施。太湖地区的苏南模式是我国第一波市场改革先导力量,促使其成为当时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一时期,众多太湖引排工程和防洪工程陆续实施,如1995年太浦河贯通,2000年望虞河完工,21世纪初期的杭嘉湖南排后续工程完工、黄浦江干流闵行—三角渡段防洪工程建成、环湖大堤完成等。

//图2 环太湖区域发展历程示意图

02 核 心 特 质

特征1:上海大都市圈的“生态绿心”

太湖是我国生态价值最高的湖泊之一。太湖的生态基底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承担着区域的雨洪调蓄、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固碳降温以及承载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太湖是区域的主要地表水源,年供水量约为16.7亿立方米,区域约40%的人口供水水源来自太湖。基于国内重要湖泊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太湖的生态系统功能价值高达3528.7亿元,它是我国生态价值最高的湖泊之一。

区域内水网密布,换水周期长。环太湖区域水面率为16.2%,河网密度为3.8%。太湖入湖河流共有22条,年入湖水量为111.1亿立方米。太湖是典型的浅水型湖泊,没有大型入湖河道,且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水体交换频率缓慢,生态敏感性较高。

//图3 我国五大淡水湖环湖人口密度比较图

特征2:江南地区的“文化核心”

环太湖区域是江南文化无可争议的核心,文化遗址众多。拥有2处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与大运河,1处世界水利灌溉文化遗产——太湖溇港,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常熟、宜兴),2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文化发源地与核心区。

文化内涵丰富、品牌多元。历史民俗与新锐潮流文化相融合。无锡以民族工商业文化、运河水乡文化、紫砂文化著称;苏州文化品牌包括江南水乡、昆曲、苏绣等;湖州以溇港文化、湖笔、莫干山休闲民宿等闻名;常州则以运河水乡为底,孕育时尚游乐文化品牌。

文化体育活动活跃。环太湖区域文体、节事活动十分活跃。太湖离核心城市的城区距离适宜、且知名度较高,故相关的文体赛事活动丰富,每年举行骑行与跑步赛事活动逾数百场,区域文化影响力较高。

// 图4 文化资源空间核密度分析图

特征3:长三角的“经济重心”

经济实力强。环太湖四市是都市圈乃至长三角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以长三角6.5%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1%的人口,贡献了19%左右的经济产出。

优势产业明显,呈集群化布局。在太湖北部集群态势极为明显,尤其在电子、化工、装备等领域区位熵[注1]比重大。

新经济与新消费发展蓬勃。基于旅游poi等设施的大数据分析,无锡山水城、苏州市区、苏州古镇、湖州南浔以及南太湖地区均呈现了明显的旅游集群,且环太湖区域特色化旅游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旅游影响力。

03 协 同 目 标

面向未来,环太湖区域应延续历史发展脉络,继续发挥好优越的区位与本底优势,并进一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要求、承接经济转型发展引领地位的国家责任与区域使命,以“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级魅力湖区”为目标,建设一个国际示范、绿色发展的生态湖区,一个多元融合、文化碰撞的人文家园,一个产业引领、集群密布的创新联盟,一个便捷高效、设施共享的网络地区。

04 行 动 重 点

1、共守生态底线,共保绿色湖区

环太湖区域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世界级生态绿色湖区。近期重点聚焦水体的水质安全,力争到2050年水质重回八十年代水平。共同构建“一心两源、四片多廊”的生态格局。行动方面,实行水质提升行动,力争地表水不低于ⅲ类水质;湖滨带共建行动,构建内—外两级湖滨缓冲带和五级入湖湿地型缓冲带;岸线共管共治行动,加强四类功能区管控,建立环湖岸线正面清单;生境共筑行动,大力保障自然生境节点、主要洄游通道与“候鸟驿站”;雨洪共保行动,建设泄洪工程,推进退渔还湖工程。

2、强化功能引导,共建科创走廊

围绕创新链构建产业链,建设国际知名的科创走廊,引领区域的创新发展。行动方面,实行共举创新行动,构建四大发展走廊,活化区域创新联系,包括沪宁产业创新走廊、宁杭生态经济走廊、沪湖发展走廊、环太湖科技创新走廊,发挥太湖沿岸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城市在创新方面的优势,打造大都市圈的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建设环太湖科技创新带,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协同行动,构建“新-绿-创”的区域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并保障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集中构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区、武进高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等核心集群以及其他专业化园区;双面清单行动,严格限制环湖1公里开展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允许数字、绿色、服务、文旅、创意、新基建等产业环湖布局;政策保障行动,出台创新转化政策,成立综合性技术市场联盟、专业化产业创新联盟、特色化技术服务联盟,出台人才互认政策,建立人才专家库、人才服务平台、环太湖招募机制等。

3、挖潜旅游资源,共塑人文家园

保护和活化文化资源,打造成为有历史底蕴、有江南韵味、有运动活力、有潮流文旅的世界级知名人文湖区。行动方面,实行历史保护行动,制定环太湖文化保护清单,成立环太湖文保联盟,提升保护实施标准,打造环太湖文保示范区;魅力彰显行动,培育太湖-阳澄湖、茅山-天目湖、莫干山-安吉、江南水乡小镇等环湖特色旅游圈,打造环湖精品游线,串联环太湖魅力景群;品牌点亮行动,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和展会活动、举办活力多样的国际体育赛事、建立环太湖文体品牌合作推广联盟。

4、鼓励设施协同,共享高效网络

基于环太湖区域协同发展视角,构建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环太湖区域机场1小时服务圈全覆盖、功能中心轨道枢纽全覆盖、环湖一圈2小时、环湖城市间半小时通达。行动方面,实行轨道协同行动,增加环太湖区域城际铁路总里程,并优化枢纽布局;环湖贯通行动,打造“高速环路-快速通道-风景道”三级环湖快速通道网络,加密扩容高速环路,构建“环湖双环+沿江一带”的总体高速格局,打造两环四横三纵的主干快速通道;绿道提升行动,打造多条绿道主线,并完善绿道设施配套;特色交通行动,建设环太湖最美风景道,沿途配套特色服务。

05 空间指引

环太湖区域总体格局衔接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构建“八廊三级”的总体空间结构。“八廊”为引领空间发展的廊道,由主要走廊及次要走廊构成。“三级”为重要的功能节点,包括“综合性/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三级体系。

片区引导鼓励跨区先行先试,共建环湖示范区。以区县(市)为基本单元,培育苏锡(相城-新吴)协作示范区、锡宜常(滨湖-宜兴-武进)协作示范区、吴南(吴江-南浔)协作示范区等,并在协作示范区内聚焦跨界地区启动跨界城镇圈建设。协作示范区与跨界城镇圈两个层级通过共同研究编制规划,深化一体化项目布局,强化创新、生态、人文、交通跨界建设衔接。

总策划:

熊   健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孙   娟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屠启宇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作者:

李鹏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长三角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城市规划师

马   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首席研究员,规划研究所所长

朱明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研究所,规划师

资料提供:李国维、杨鸿艺等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