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步移景异”是江南园林醉白池的精妙意境,其中“洞门”在园林空间中起到“穿针引线”的妙用,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我们会经过一道道造型各异的洞门,它不仅是造园艺术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山水庭院的框景。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园林建筑的院墙常设洞门,洞门一般仅有门框而无门扇,其作用不仅起到引导游览、沟通空间的功能,本身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洞门的形状随着建筑环境性质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多端,一般根据边框线的特点可分为三种:曲线式、直线式和混合式。常见的有圆洞门,又称月亮门、月洞门,还有六角、八角、长方形、葫芦、蕉叶等不同形状。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醉白池园内的洞门~
满月门
满月门是直接取像于月亮的圆形门,属于曲线式,给人以饱满、充实、柔和、活泼及平衡感,但实际上月亮圆的时间不多,常圆不变的则是太阳。然中国人喜欢满月,它在整个循环周期中代表完整或完美,因此人们总是把满月与团圆联系在一起。佛教中的满月也是美好与吉详的象征。而月亮因在夜晚出现,月华如水,更符合中国人的诗意情结,故圆形门被称为满月门、月亮门、月洞门。
园内南邦彦画像长廊中段设有满月门,其下缘不开缺口,呈弧线形,是典型的月亮门,团如满月的门框恰巧起到了框景的作用,透过洞门,北可见一泓清池、亭台楼阁、古木名花于动静之间,相应成趣,意境无穷;南则为董其昌像和艺术碑廊景点。
池苑佳处庭院通往四季小院的洞门亦呈满月造型,院内植有春夏秋冬(玉兰、竹子、丹桂、蜡梅)四季花卉,中间配置藤抱石造景艺术小品;院后浓荫翳日,清幽雅静。
洞门外小庭院则以粉墙当底,翠竹作笔,构成一幅“粉墙竹影”图,微风吹拂,竹影飘摇,意境优美;每当夏秋之际,庭院中间的两株八十多年树龄的紫薇绚丽绽放,淡雅相尚,互为对景。
汉瓶门
汉瓶,也称宝瓶、观音瓶,由葫芦形演化而来,是佛家“八吉祥”之一,表示智慧圆满。观音瓶指观音菩萨盛水的净瓶,可装满神水而用之不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常以左手拿瓶,右手微举杨柳枝的形象出现;“瓶”与“平”谐音,宝瓶就与太平、平安的美好寓意联系在一起。
园内疑舫睡莲池通往原大门的主路上设有两道汉瓶型门,双瓶相套,意喻进出平平安安。中间小庭院内植紫薇花一株,树形优美,夏赏花,秋赏叶;波浪形的云墙,高低起伏,线条优美,极富动感;云墙上镂有扇形空窗两处,体现了古典园林小中见大、以近喻远及人对自然的渴望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推崇。
卧树轩前小院落处的汉瓶型门,曲线柔美,犹如江南女子般清丽多姿,白色的线条造型同院落中的绿色芭蕉形成温柔的对比效果,显得和谐而自然。
洞门
洞门,虽被称之为“门”,却只有门框,既为出入路径,又不期然自成一道风景。它关不住门里春光,更挡不了门外清风,在亭台楼榭、花木扶疏之间让光影流动起来,也让园林多了诗意的灵魂。
博物馆通往内园洞门
园内的圆门下缘开缺口,设平路一段,不同满月门之处在于门下方装饰边向外作回纹状。回纹即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以圆形连续构图的单称为云纹,以方形连续构图的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多为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底纹,渊源于原始先民的雷神崇拜。人们把雷看作是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雷“出则万物亦出”。
见山厅通往原大门洞门
金文中“雷”字如联鼓,形如“回”字,且循环反复连缀,亦称回纹、回回锦。云雷纹最初应含有震慑邪恶、保平安的意思,后来因其形式都是盘曲连接,无首无尾无休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性,故人们以它来表达诸事深远、世代绵长、富贵永远、长寿永康等生活理想。
盆景园通往赏鹿园洞门
盆景园西门设有朱漆木门,可供日常关闭之需,内置大型砖雕照壁,刻有麋鹿神游九峰图案,园内常年展示有山水、树桩、树石、花卉、山石等各类盆景二百余盆,向市民游客传递园林艺术的美丽韵律。赏鹿园则浓缩了古代松江三泖九峰一带的美好意境,“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带给游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素材来源:@醉白池
上观号作者:绿色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