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养生小妙招
如果说爱上崇明这座岛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是金黄的稻田吹进了怀里
是静美的风景长在了眼里
是淳朴的人情暖在了心里
……
然而这n种理由之中
许多人被一朵花所吸引
静待——木棉花开
在崇明乡野间
种下一朵花
崇明木棉花开手工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崇明土布非遗项目,并通过带动残疾人、困难妇女制作崇明土布手工艺品,帮助其增加收入的民非企业。同时,手工社还获评了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上海优秀女性社会组织等荣誉。
手工社地址位于竖新镇仙桥村,选址的前身是一座晒谷场,远远望去如同一颗明珠镶嵌于稻田之中,如今正是收获时节,环顾四周金灿灿的水稻令人心旷神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似一道屏障般隔绝了都市的尘嚣,将这儿包裹成一座看得见绿意,听得清鸟鸣的世外桃源。
走进手工社,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词,便是松弛感。手工咖啡飘香,在阳光的氤氲中化成浪漫因子周旋于鼻尖,两只小猫懒洋洋地团在沙发上。极具历史感的缝纫机散落四周,各类文艺秀雅的土布制品装点着手工社四处,眼前的手工老师静静地绣花,一眼望去,满是幸福。
在静谧世界里
种下一朵花
宋荣耀老师,是该手工社的创始人,她从小钟爱手工,尝试了身边一切可行的材质,将其设计成各种精美实用的生活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认识到了质朴简雅的崇明土布,心灵手巧的她灵感喷薄而发,把老布变成了书签、包包、围巾、衣裳……
她本是镇政府的一名会计,热爱手工和公益事业使她在县残联的撮合下,教授镇上的残疾人士做手工,试图让他们掌握技能,为他们增加一份收入。为了让更多妇女和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居家灵活就业”的平台,她成立了木棉花开手工社,目前成员以残疾妇女、家庭妇女、单亲妈妈和有困难的女性为主。她还将残疾人用土布做的物件进行爱心义卖,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手工社取名“木棉花开”,是因为残疾人也像木棉花一样,虽然身患残疾,但内心仍然坦荡、高贵,更希望给他们一个宛若木棉花一样盛开的机会。宋荣耀老师想通过这个工坊鼓励广大女性独立自主,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就像木棉花一样。
来到木棉花开工坊,能与聋哑女性一起玩转非遗土布,除此之外,你可以拥有一次“无声世界”的特别体验。
(点开视频提前了解聋人的生活)
在传承匠心中
种下一朵花
崇明土布是当地古老的非遗文化产品,一般称之为“老布”。曾遍及华东地区,远销东南亚国家。宋荣耀说,崇明土布从棉花变成棉花条,再经植物染色等70多道工艺才能制成,不仅韵味十足,而且生态健康,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气质相符。
土布有各种花色,既有秤花花纹的称心布,还有最具传统意义的芦扉花布,崇明土布不可复制,用一段少一段,即使还原当年的织布技术,也无法织出当年的那个味道,每一个土布做成的物件更都是一份独特的存在。
经过一番手工社的匠心设计,撞色拼接的布制小包,裁剪合身的棉布裙装,极具可爱感的布艺杯垫,都是一块小小的土布翻转出的新花样。
也能在手工社体验纺纱这个技术活。要使棉条纺出的纱又匀又细又不断,手指捏棉花条时的松紧、提拉时的轻重、摇动时的缓急都很有讲究。这次你也可以体验一番!踏上缝纫机,织出一段段遥远的记忆,用梭子穿梭时光,再定格成永恒。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同时保持止语,创造一段聋哑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宁静时光,千言万语都在指尖绽放,这将会是一次奇妙的交流体验。也能在聋人手工老师的教学下,亲手设计制作一款独一无二的信封包。
每年花开时节,
木棉花红得浓烈而奔放,
纵使没有一片绿叶衬托,依然傲然枝头。
这样的手工社,
算不算爱上崇明的一个理由?
土布手工体验活动
感兴趣的市民游客,也可通过参加“木棉花开”的土布手工体验活动收获一段指尖记忆。坐在织布机旁体验织布的过程、听着关于土布的故事,还能跟着老师做着土布做成的小玩意儿,土布贴画、土布零钱包、土布挂件等,无不让人爱不释手。
木棉花开手工社
地址: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高家河路876号
预约电话:13817676890
木棉花开文创小馆
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图书馆一楼(崇明大道7897号)
预约电话:13817676890
编辑:李娴
上观号作者: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