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十)|文明单位创建如何做?让我们一起来解码!

为什么要争创文明单位?

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是一个全方位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全体职工都是创建文明单位的裁判员、参与者、受益人。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建设搞笑、廉洁、务实、文明、和谐的文明单位。

文明单位的评选标准是什么?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学习风气浓厚,问题卫生先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今天让我们走进张堰镇城建中心,一起来解码文明单位创建怎么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张堰镇城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产城融合重镇、宜居创业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和人居生活环境,大力提升城镇林地绿化建设,建设幸福家园,持续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注重建设幸福和美家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张堰镇城建中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抓好城乡和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抓到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百家村开放式休闲林地的建设项目推进,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态文明举措一以贯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针,加强对美国白蛾的普查、监测、防控,提高防治成效。加大对林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防火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林地财产安全。加大对绿化的管理和养护,提升绿化建设水平。抓好队伍管理,层层抓落实,党员带头参与防台防汛期间24小时值守及巡视工作,把防台防汛责任落实到人。

推动城镇环境建设一丝不苟。全面深化“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对镇区16座公厕的修建工程,不断提升公厕修缮标准,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开展镇区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严控审批。加强防汛期间安全检查,对沿街商户发放安全责任告知书。将店招店牌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突破口,对不同风貌特色的街区进行分类指导,结合古镇风貌特点,先后完成镇区300余块店招店牌的升级改造。

二、注重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城建中心坚守初心使命,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

强化疫情防控力度。近年来疫情期间,进一步落实基层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下派志愿人员驻点村居做好村庄道口和小区出入口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服务保障等工作。充分发挥张堰镇重点企业保运转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组成员的作用,每日完成镇区预防性环境消杀和隔离垃圾清运,加强对沿街商户疫情防控环境消杀措施落实情况的指导,实现管理全覆盖。

延伸志愿服务半径。在支部党建品牌“以我心灵美 创造市容美”引领下,不断提升党员的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

一是以每月“爱国卫生集中行动周”制度为抓手,党员带头,协同村居、保洁公司爱卫志愿者对沿街商铺、城镇农村的道路、宅前屋后、小区楼道、卫生死角等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参与志愿者500多人次,清理垃圾30余吨。

二是利用主题党日、“三下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宪法宣传日等节点为居民开展爱国卫生、控烟、病媒生物防制、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的设摊活动,向居民免费发放老鼠药、蟑螂药、宣传手册等。

三是每周二、四上午健康小屋对外开放,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免费身高、体重、血压测量、人体成分分析等服务,并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进一步传播健康理念。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一是开展“上海市民疫情防控与健康生活知识云竞赛”。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发动广大市民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与能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了“健康金山,人人行动,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二是向13个村居发放《上海市民健康风尚知识读本》、健康书签和控盐勺共计11500户。三是向13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发放健康支持性工具——艾灸条,并动员各小组开展“中医导引促健康”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

三、注重提升市容管理能级,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城建中心以重点工作为切入点,推动党建与业务相得益彰。

立足便民服务,打造宜居环境。启动富民小区和留溪佳园旧修综合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非机动车集中充电棚新建并投入使用,保障居民用电安全。试点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助力张堰镇首个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启动,共享生活便捷。启动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继续探索“红色物业”,开展物业党建联建工作,共建美好家园。

健全长效管理,提升分类水平。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强化源头分类管理,有效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将生活垃圾分类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聚焦短板,每周党员队伍开展专项督查,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进行走访调研,并召开班子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对策、加强统筹。

信息技术支撑,实现一网通管。为巩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成效,对村居56处垃圾房周边安装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并纳入“一网统管”,便于对垃圾房周边不在投放时间内乱投放垃圾的现象进行及时制止,有效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治理方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化、信息化、网格化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编辑:俞岚婷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